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中饮

调中饮

幼幼新书》卷二十一引茅先生方:调中饮

药方名称调中饮

别名调中饮子

处方豆蔻半两,白术(炮)半两,人参半两,陈橘皮(去白)半两,诃子(炮,去核)半两,茴香半两,缩砂仁半两,甘草(炙)半两,藿香3钱,桂心3钱,槟榔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胃气不和。

用法用量调中饮子(《准绳·幼科》卷七)。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一引茅先生方

温热暑疫全书》卷一:调中饮

药方名称调中饮

别名调中汤

处方苍术2钱(泔水浸,麻油炒),白术(生)1钱,厚朴(姜汁炒)1钱,陈皮1钱,甘草(炙)1钱,枳实(炒)1钱,神曲(炒)1钱,黄连1钱(姜汁炒),山楂2钱(姜汁炒),草果8分,炮姜5分。

功能主治食积类伤寒,及手足四肢发阴斑。

用法用量调中汤(《张氏医通》卷十六)。

如腹痛,加桃仁;痛甚便秘,加大黄;口干,加省头草。

摘录温热暑疫全书》卷一

《伤寒绪论》卷下:调中饮

药方名称调中饮

处方苍术(泔浸麻油炒)2钱,白术(生)、厚朴(麦汁炒)。

功能主治食积,类伤寒,但身不痛者。

摘录《伤寒绪论》卷下

猜你喜欢

  • 加减二十四味流气饮

    药方名称加减二十四味流气饮处方陈皮、半夏、升麻、干葛、甘草、泽泻、茯苓、苍术、厚朴、木香、羌活、独活、防风、荆芥、薄荷、黄芩、川芎、当归、生地、白芍、黄耆、青皮、木通、白芷。功能主治散走流注发。用法用

  • 酒泻丸

    药方名称酒泻丸处方嫩鹿茸(酥炙透)1两,肉苁蓉5钱,麝香5分。制法上为末,陈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饮酒过伤成病,骨立不能食,但饮酒即泻。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米汤送下。摘录《仙拈集》卷一

  • 调中和气饮

    药方名称调中和气饮别名调中和气散处方大黄1钱,石膏1钱,槟榔8分,枳壳(麸炒)8分,黄芩8分,知母8分,黄连6分,黄柏5分,柴胡3分。功能主治胎气攻心。妊娠过食辛热,毒物热积胎中,以致胎儿不安,手足乱

  • 酱蜜涂方

    药方名称酱蜜涂方处方酱汁1合,蜜1两。功能主治代指掣痛。用法用量上和煎令沸,稍热涂敷,1日5-7次。即愈。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 连葛解酲汤

    药方名称连葛解酲汤处方黄连、葛根、滑石、山栀、神曲、青皮、木香。功能主治酒积,腹痛泄泻。用法用量水煎服。加茵陈、泽泻、猪苓、肉桂,分利湿热尤妙。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二引《证治大还》

  • 桂苓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桂苓丸药方名称桂苓丸处方肉桂(去粗皮,不见火)茯苓(去皮)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30克作8丸。功能主治治暑月烦渴,饮水过多,心腹胀满,小便赤少。用法用量每服1丸

  • 内托黄耆丸

    药方名称内托黄耆丸处方黄耆250克当归90克(洗,焙)肉桂(去粗皮)木香乳香(别研)沉香各3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用绿豆粉120克、生姜自然汁煮作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疮疡误治,邪滞经络,白脓赤

  • 万金膏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万金膏药方名称万金膏处方龙骨、鳖甲、苦参、乌贼鱼骨、黄蘖、草乌头、黄连、猪牙、皂角、黄芩、白蔹、白芨、木鳖子仁、当归(洗.焙)、厚朴(去粗皮)、川芎、香白芷、没药(

  • 肠风饮

    药方名称肠风饮处方槐角子5钱,黄连3钱,枳壳3钱,地榆3钱,贯众3钱。功能主治肠风便血。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方出《孙氏医案》卷一,名见《仙拈集》卷二

  • 乳香***丸

    药方名称乳香***丸处方乳香(研)、***(镑)、自然铜(火煅醋淬)、附子(生.去皮脐),各一分。没药(研)、木香、蔓荆子、草乌(炮.去皮尖)、人参、丹砂(研)、铁砂(水洗十次.用醋一盏.煮干盘内.炒出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