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经益母丸

调经益母丸

《成方便读》卷四:调经益母丸

药方名称调经益母丸

处方熟地8两,归身3两,香附2两,川芎2两,延胡索2两,蒲黄1两,炮姜5分。

功能主治妇人血气虚寒,或经行前后凝滞作痛;及产后因虚恶露不行。

各家论述方中以熟地大补阴血为君;归身养血和血为臣;而佐之以川芎活血理气,使之补而不滞;香附、延胡行其气;蒲黄去其瘀;炮姜之温,以助药力,则虚者得补,而滞者可行耳。

摘录《成方便读》卷四

《履霜集》:调经益母丸

药方名称调经益母丸

处方母草8两(砂锅焙干),香附末2两(7制),人参2两,嫩黄耆3两(密水炒),白术3两(土炒),白茯苓3两(去黑皮,乳拌蒸透),粉甘草3两(去皮,蜜水炒),陈皮3两,熟地3两,当归身3两,川芎2两,炒白芍2两,远志2两(去骨,水煮片时),酸枣仁3两(炒透),莲肉2两(去心烫)。

制法上为末,用龙眼肉6两,好黄酒制烂,杵羔和炼蜜为丸,每丸重3钱,晒干收用。

功能主治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病轻者,日用1丸研末,或热黄酒下,或蜜汤下;有痰者,姜汤下;病甚者,朝、夕各1丸,以愈为度。或丸如绿豆大,每服3钱亦可。

摘录《履霜集》

《中药成方配本》(苏州):调经益母丸

药方名称调经益母丸

处方熟地4两,当归3两,炒白芍2两,川芎1两,制香附2两,桃仁1两,延胡索1两,炒蒲黄1两,干姜1两,益母膏8两。

制法将熟地捣烂,与诸药打和晒干,共研细末,用益母膏化水泛丸,如绿豆大,约成丸17两。

功能主治行血通经。主月经愆期,量少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5分,开水吞服,每日2次。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苏州)

猜你喜欢

  • 鹭鹚藤酒

    药方名称鹭鹚藤酒处方忍冬花嫩苗叶5两,木通(捶碎)、甘草1两(生,锉)。功能主治痈疽发背。用法用量同入瓦器内,用水2盏,文武火缓缓煎至1碗,入好无灰酒1大盏,同煎十数沸,滤去滓,分为3服,微温连进,1

  • 木香楝子散

    药方名称木香楝子散处方川楝子30个(巴豆20枚,同炒黄赤色,去巴豆)萆薢15克石菖蒲30克(炒)青木香30克(炒)荔枝核20枚(炒)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小肠疝气,膀胱偏坠,久药不效者。用法用量

  • 枸杞叶粥

    药方名称枸杞叶粥处方鲜枸杞100克糯米50克 白糖适量制法取鲜枸杞叶洗净加水300克,煮至200克时去叶,入糯米、白糖,再加水300克煮成稀粥。功能主治补虚益精,清热明目。适用于糖尿病以及虚劳发热、头

  • 舒肝解毒汤

    药方名称舒肝解毒汤处方柴胡20克,青皮20克,陈皮20克,石斛20克,黄芩10克,三棱10克,白芍15克,连翘15克,金银花25克,蒲公英25克,金钱草25克。功能主治舒肝解毒化石。主肝胆气郁,湿热蕴

  • 白芷暖宫丸

    药方名称白芷暖宫丸处方禹余粮(制)1两,白姜(炮)3分,芍药3分,白芷3分,川椒(制)3分,阿胶(粉炒)3分,艾叶(制)3分,川芎3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暖血海,实冲任;常服温

  • 救肺败毒至圣丹

    药方名称救肺败毒至圣丹处方玄参半两,麦冬半两,生甘草5钱,金银花9钱。功能主治肺痈。用法用量用水7碗煎金银花,取4碗,取2碗浸前药,加水2碗又煎之,煎1碗服之。摘录《石室秘录》卷四

  • 洞然汤

    药方名称洞然汤处方归尾、川芎、赤芍、黄连、黄芩、黄柏、栀子、连翘、薄荷、防风、荆芥、独活、前胡、菊花、木通、车前子、甘草、灯草7根。功能主治一切眼病。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摘录《古今医鉴》卷九

  • 除邪丹

    药方名称除邪丹别名创丹处方漏芦1两(9蒸),干姜1两,附子1两,巴豆(3两,以水1碗煮尽,就炒作声,再用河水浸7日,去皮取肉,去油尽)1两。制法上除巴豆霜外,为细末,同巴豆霜研匀,每1料用灵砂1字,同

  • 肠功能恢复汤

    药方名称肠功能恢复汤处方党参3钱,白术3钱,桃仁3钱,赤芍3钱,枳壳3钱,厚朴3钱,木香3钱,火麻仁1两,大黄5钱(后下)。功能主治急腹症手术后,病人一般情况良好,脱水、电解质紊乱及低蛋白血症不显着,

  • 白附子香连丸

    药方名称白附子香连丸别名白附子黄连丸、白附香连丸处方黄连1分,木香1分,白附子(大者)2个。制法上为末,粟米饭为丸,如绿豆大或黍米大。功能主治肠胃气虚,暴伤乳哺、冷热相杂、泻痢赤白,里急后重、腹痛扭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