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豆蔻丸

豆蔻丸

《妇人良方》卷八:豆蔻丸

药方名称豆蔻丸

处方豆蔻(面裹煨香)不以多少。

制法上为细末,入陈米白饮捣,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脏寒,泄泻不止,服诸药无效。

用法用量空心煮粟米饮吞下100丸。

摘录《妇人良方》卷八

杨氏家藏方》卷十八:豆蔻丸

药方名称豆蔻丸

处方豆蔻(面裹煨香)1两,草豆蔻(去壳)1两,草乌头3枚(烧灰留性)。

制法上为细末,煮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风冷搏于肠胃,飧泄不止,不思乳食。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乳食前煎萝卜汤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八

圣济总录》卷五十一:豆蔻丸

药方名称豆蔻丸

处方豆蔻(去皮,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蓬莪术(炮)1两,天麻(酒浸,炙)1两,木香半两,槟榔(锉)半两,干蝎(去土,炒)半两,硵砂(别研)1分。

制法上为细末,入研了药拌匀,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虚损,久积风冷,脐腹胀满,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圣济总录》卷六十二:豆蔻丸

药方名称豆蔻丸

处方豆蔻仁1两,京三棱(炮)1两,蓬莪术(炮)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桂(去粗皮)1两,槟榔(锉)半两,木香半两,牵牛子(4两,半生半熟,取末)2两。

制法上为末,以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膈气痞闷,腹胁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普济方》卷二○二引《仁存方》:豆蔻丸

药方名称豆蔻丸

处方豆蔻(炮)半两,丁香半两,陈皮半两,良姜1两,藿香1两。

制法上为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吐痢不定,心烦燥渴。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加至30丸,姜汁、米饮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二引《仁存方》

活幼心书》卷下:豆蔻丸

药方名称豆蔻丸

处方豆蔻3钱,南木香3钱,缩砂仁3钱,白龙骨5钱,诃子肉5钱,赤石脂7钱半,枯白矾7钱半。

制法上除木香不过火,余六味锉、焙,仍同木香为末,稠煮面糊为丸,如麻仁大。

功能主治患痘疮,脾虚作泻。

用法用量本方改为饼剂,名“豆蔻饼”(见《医统》)。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鸡峰》卷十四:豆蔻丸

药方名称豆蔻丸

处方豆蔻半两,丁香半两,良姜1两,藿香叶1分。

制法上为细末,用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霍乱吐泻不定,烦渴躁热。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温生姜、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四

症因脉治》卷一:豆蔻丸

药方名称豆蔻丸

处方豆蔻吴茱萸益智仁、青皮姜黄麦芽神曲半夏甘草

功能主治内伤积冷,胃脘作痛。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普济方》卷二一一:豆蔻丸

药方名称豆蔻丸

处方木香赤石脂干姜砂仁厚朴、肉豆蔻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脏腑频滑,下痢赤白。

用法用量每服60丸。空心米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一

圣济总录》卷一七三:豆蔻丸

药方名称豆蔻丸

处方豆蔻(去壳)1枚,木香半两,丹砂(研)1分,人参1分,诃黎勒(煨,去核)1分,麝香(研)1分。

制法上为末,用饭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疳痢及吐。不吃乳食,四肢瘦弱。

用法用量每服2丸,空心米饮送下,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豆蔻丸

药方名称豆蔻丸

处方豆蔻(去皮)1两,白术1两,人参1两半,陈橘皮(去白,焙)1两,半夏半两(入生姜半两,捣烂,焙)。

制法上为末,用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和调胃气。主妊娠呕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豆蔻丸

药方名称豆蔻丸

处方豆蔻3枚(去皮),乌头3枚(锉,盐水浸少时,炒),益智(去皮)1分,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

制法上为末,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洞泄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7丸,煎木瓜汤、或生姜汤送下,乳食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豆蔻丸

药方名称豆蔻丸

处方白豆蔻(去皮)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半斤,陈橘皮(汤浸,去白,切,炒)1两,诃黎勒(煨,去核)1两,桂(去粗皮)1两,当归(切,焙)1两。

制法上为末,用浆水煮枣,去皮烂研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谷劳体重,食已好卧。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圣济总录》卷十七:豆蔻丸

药方名称豆蔻丸

别名大豆蔻丸

处方豆蔻(去壳)半两,羌活(去芦头)1分,防风(去叉)1分,桔梗(去芦头,炒)1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独活(去芦头)半两,薏苡仁半两,人参半两,草豆蔻(去皮)半两,芎?半两,甘草(炙)1分,木香1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胃风,颈项多汗恶风,饮食不下,隔壅不通,腹善满,食寒则泄,形瘦而腹大。

用法用量大豆蔻丸(《宣明论》卷二)。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七

圣济总录》卷一八七:豆蔻丸

药方名称豆蔻丸

处方豆蔻(去壳,炮)1两,槟榔(锉)1两,桂(去粗皮)1两,青橘皮(去白,焙)1两,半夏(姜汁制)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白术2两,京三棱(煨,锉)1两半。

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进食,正脾元。主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盐汤或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许氏幼科七种·痘诀余义》:豆蔻丸

药方名称豆蔻丸

处方木香(面裹煨)5钱,诃子(面裹煨)5钱,白豆蔻(面裹煨,压去油)1钱5分,白术(土炒)3钱,赤石脂(火煅,醋淬)2钱5分,炙甘草2钱5分。

制法上为细末,粥汤杵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痘疹,里虚泄泻者。

用法用量用时米水浸软与食,周岁儿10粒,2岁20粒;研碎冲服亦可。

摘录《许氏幼科七种·痘诀余义》

《卫生总微》卷十:豆蔻丸

药方名称豆蔻丸

处方豆蔻(面裹煨)1两,木香半两,青皮(去瓤,炒黄)半两,黑牵牛1分(微炒)。

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泄泻,米谷不化。

用法用量方中木香用量原缺。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

史载之方》卷下:豆蔻丸

药方名称豆蔻丸

处方豆蔻1枚(剥开皮,入乳香1块在内,复用和白面裹,慢火烧令熟,去面及豆蔻皮不用)。

制法上为细末,以粟米饮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脏寒,泄泻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7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史载之方》卷下

《治疹全书》卷下:豆蔻丸

药方名称豆蔻丸

处方木香6两(不见火),枯矾1两,黄连6两(用茱萸制),豆蔻3两(面裹煨熟)。

制法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疹后久泻痢重者。

用法用量米汤送下,量人大小多寡。

摘录《治疹全书》卷下

《医方类聚》卷二四五引《施圆端效方》:豆蔻丸

药方名称豆蔻丸

处方豆蔻1钱,丁香1钱,木香1钱,胡粉1钱,川乌(炮,去皮)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水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吐泻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前木瓜汤送下,日进2服,渴即冷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四五引《施圆端效方》

圣济总录》卷七十五:豆蔻丸

药方名称豆蔻丸

处方豆蔻(面裹煨熟,为末)1两,草豆蔻(面裹煨熟,为末)1两,缩砂仁1两,母丁香1两,木香半两,沉香(锉)半两,墨(烧红为未)半两,地榆2两,枇杷叶(去毛,炙)1两。

制法上为末,烧粟米饭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白滞痢,腹脏撮痛。

用法用量每服2丸,食前米饮化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普济方》卷四○三:豆蔻丸

药方名称豆蔻丸

处方豆蔻5钱,木香3钱,缩砂3钱,白术1钱,诃子1钱。

制法上为末,米糊为丸。

功能主治小儿痘疮。

用法用量汤饮送下,量与。

摘录普济方》卷四○三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豆蔻丸

药方名称豆蔻丸

处方豆蔻(大者,去壳)2枚,桂(去粗皮)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半夏(汤洗7遍,麸炒黄色)1两,干姜(炮)1两。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开胃进食。主气逆上冲,吐逆不止,冷痰壅滞。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食前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猜你喜欢

  • 草还丹加减

    药方名称草还丹加减处方菟丝子15克,枸杞子15克,桑椹子15克,生地12克,赤芍12克,桑叶12克,丹皮10克,杭菊花10克,白芷6克。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滋肾乌发。血热内蕴,水不涵木,肝旺血燥,血热偏

  • 鼓子花散

    药方名称鼓子花散处方深色鼓子花1斤,白芷半斤,秦椒半斤,肉桂1两,熟干地黄2两。制法上同为细末。功能主治变白发为黑发。主用法用量每日5钱,空心粥饮调下,以食压之。服月余日则白变为黑。摘录《鸡峰》卷二十

  • 胆矾散

    《直指》卷二十一:胆矾散药方名称胆矾散处方鸭嘴胆矾半钱,全蝎2个。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酒面热甚,咽喉肿结闭塞。用法用量以鸡翎蘸药,入喉中,须臾破开声出;次用生青荷研细,井水调下,候吐出毒涎即愈,未吐再

  • 加味白头翁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加味白头翁汤药方名称加味白头翁汤处方白头翁9克 生川柏1.5克 青子芩6克 鲜贯众15克 小川连2.4克 北秦皮2.4克(醋炒)生白芍9克 鲜茉莉花10朵(冲)功能主治凉血清肝,泻

  • 糖煎散

    药方名称糖煎散处方龙胆草 汉防己大黄(微煨)荆芥穗赤芍药当归(洗,焙)甘草(炙)防风(去芦头)各30克 山栀子仁15克川芎1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风热毒气,上攻眼目,赤肿疼痛,视物不明,隐涩难开

  • 八味紫菀汤

    药方名称八味紫菀汤处方紫菀2两,细辛2两,甘草(炙)2两,款冬花3两,桂心1两,牡蛎1两,豉1两,竹叶1把。功能主治小儿逆气而喘,久嗽伤肺。用法用量水7升,煮2升,五岁服5合。不知加。摘录《幼幼新书》

  • 立安丸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三:立安丸药方名称立安丸处方破故纸(生)续断木瓜干牛膝(酒浸)杜仲(去皮,锉,姜制,炒丝断)各30克萆薢60克制法上药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肝肾,强腰脚。治腰痛,脚气

  • 鸡黄膏

    药方名称鸡黄膏处方鸡子两枚(取黄)。制法上炒取油,入腻粉少许搅匀。功能主治汤火及热油伤成疮。用法用量鸡毛刷疮上,永无瘢痕。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四

  • 加味渗湿消痰饮

    药方名称加味渗湿消痰饮处方白术、苍术、半夏、橘红、白茯苓、白芷、香附、甘草、干姜、附子。功能主治过食生冷,痰湿内瘀,少腹寒痛,带下者。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 胜金散

    《圣济总录》卷十五:胜金散药方名称胜金散处方荆芥穗薄荷,叶各120克木贼(去节)60克蛇蜕2条(微炙)制法上四味,捣为散。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治脑风头痛,鼻息不通,或流清涕,多嚏不已。用法用量每服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