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赤金豆

赤金豆

药方名称赤金豆

别名八仙丹

处方巴霜(去皮膜,略去油)1钱半,生附子(切,略炒燥)2钱,皂角(炒微焦)2钱,轻粉1钱,丁香3钱,木香3钱,天竺黄3钱,朱砂2钱(为衣)。

制法上为末,醋浸蒸饼为丸,如萝卜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诸积不行,凡血凝气滞,疼痛肿胀,虫积,结聚症坚。

用法用量欲渐去者,每服5-7丸;欲骤行者,每服10-20丸,用滚水或煎药,或姜、醋、茶、蜜、茴香、使君煎汤为引送下;若利多不止,可饮冷水1-2口即止,盖此药得热则行,得冷则止也;如治气湿实滞膨胀,先用红枣煮熟取肉1钱许,随用7-8丸,甚者10-20丸,同枣肉研烂,以热烧酒加白糖少许送下;如治虫痛,亦用本肉加服,只用清汤送下。

各家论述①《景岳全书》:此丸去病捷速,较之消、黄、棱、莪之类过伤脏器者,大为胜之。②《医略六书》:寒凝坚积,症结于中,故痛急肿胀,厥逆不已。生附略炒,补火之功用稍峻;巴豆炼霜,荡涤之勇猛可除;丁香温中散滞;木香调气宽中;轻粉(??)涎透经络;皂角豁痰通窍门;朱砂镇心养液,竺黄凉心宁神,二物并能保护心主,使悍烈之药勿上僭。盖火旺土温则寒邪外散,而坚积自消,症结无不化,疼胀亦无不退矣。此扶阳涤结之剂,为症坚疼急肿胀之专方。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猜你喜欢

  • 逐瘀至神丹

    药方名称逐瘀至神丹处方当归15克大黄6克 生地9克赤芍药9克桃仁3克红花3克 丹皮3克 败龟版3克功能主治破血逐瘀。治跌打损伤。用法用量用水250毫升,酒250毫升,煎服。摘录《石室秘录》卷四

  • 吹喉十宝丹

    《喉科集腋》卷上:吹喉十宝丹药方名称吹喉十宝丹处方牛黄0.9克 大贝0.9克人中白(煅)1.5克琥珀1.5克青鱼胆1.5克(大者)珍珠1.8克 梅片0.15克人指甲1.2克马勃0.9克硼砂1.2克制法

  • 糯米固肠汤

    药方名称糯米固肠汤处方糯米30克山药15克胡椒末 白糖适量制法将糯米略炒与山药共煮粥,熟后加胡椒少许。功能主治健脾暖胃,温中止泻。适用小儿脾胃虚寒泄泻。用法用量食用时,加白糖适量调服。每日2次。摘录《

  • 万灵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万灵丸药方名称万灵丸处方草乌(去皮脐.挫.盬炒)、细辛(去苗)、赤芍药、五灵脂、地龙(去土.炒)、防风(去芦)、黄蓍(去芦)、海桐皮、骨碎补(去毛),各一两。黑狗脊、

  • 积串

    药方名称积串处方黑丑(头末)春用8分,夏用9分,秋7分,冬1钱,生大黄春用8分,夏用9分,秋7分,冬1钱,槟榔春用8分,夏用9分,秋7分,冬1钱,生甘草春用8分,夏用9分,秋7分,冬1钱制法上为细末。

  • 消遗汤

    药方名称消遗汤处方琥珀3克,辰砂0.3克,青龙齿15克,木通3-6克,大腹皮12克,桑白皮12克,赤芍9克,桃仁12克,党参15-30克,枸杞子15克,荆芥穗6克,柴胡6克,白芍15克,制香附6克。功

  • 二宜散

    《圣济总录》卷七十六:二宜散药方名称二宜散处方黄连(去须)1两,吴茱萸(汤浸,焙,炒)1两。制法上药各为末。功能主治脓血痢。用法用量每赤脓多,用茱萸末1钱匕,黄连末倍之;白脓多,即黄连末1钱匕,茱萸末

  • 粉丹散

    药方名称粉丹散别名吹耳丹、吹耳散处方轻粉、黄丹。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眼生翳膜。用法用量吹耳丹(《赤水玄珠》卷二十八)、吹耳散(《治疹全书》卷下)。摘录《保婴撮要》卷十八

  • 补气养荣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补气养荣汤药方名称补气养荣汤处方党参、白术、归身、白芍、川芎、茯苓木、香豆蔻(初用香蔻7-8分至1钱)。功能主治夹痞伤寒,气虚中满者。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

  • 常将散

    药方名称常将散处方石苇(去皮)2两,滑石2两,瞿麦2两,王不留行2两,葵子2两。功能主治诸淋及小便常不利,阴中痛,日数十度起,此皆劳损虚热所致。用法用量上为散。每服方寸匕,日3服之。摘录《外台》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