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进食丸

进食丸

《卫生总微》卷十:进食丸

药方名称进食丸

处方木香半两,枳壳(麸炒,去瓤)半两,当归(去须,洗,焙)半两,代赭石(火煅、醋淬不计遍数,以易碎为度,别研)半两,朱砂(研,飞)半两,巴豆霜1分。

制法上为末,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伤饱,乳食不消,壮热腹痛胀满,吐(口见)无度。

用法用量1岁儿1丸,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

幼幼新书》卷二十二引《王氏手集》:进食丸

药方名称进食丸

处方丁香1钱,肉豆蔻2个,木香半钱,巴豆9个(去皮,生用),五灵脂7钱。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安和脾胃,消化积滞,止呕哕吐利,除心腹胀满,利胸膈,散满痞。常服消水谷,进乳食。主

用法用量每岁1-2丸,食后生姜汤送下,日2次。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二引《王氏手集》

普济方》卷二十三引《卫生家宝》:进食丸

药方名称进食丸

处方豆蔻仁1钱,厚朴5钱(去粗皮),丁香1钱,木香1钱,荜澄茄1钱,良姜5钱(微炒),五味子1钱,生姜3两(去皮,切作小块子)。

制法上药五味子以前药味碾为粗末,入切生姜再同拌碾,或杵成膏,取出,入密器内罨一宿,次日取出焙干,碾为细末,煮粟稠粥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久虚,饮食减少,肠滑或痢,肢体乏力,精神疲劣。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早、晚食前煎生姜橘皮汤,或米饮送下,日3次。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三引《卫生家宝》

儒门事亲》卷十二:进食丸

药方名称进食丸

处方牵牛1两,巴豆3粒(去油心膜)。

制法上为末,水为丸。

功能主治一切酒食所伤,以致心腹满闷,时呕酸水。胸膈食积。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后随所伤物送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猜你喜欢

  • 白蔹薄

    《鬼遗》卷四:白蔹薄药方名称白蔹薄处方白蔹、大黄、黄芩各等分。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痈疽。用法用量和鸡子白涂布上,薄痈上,干燥辄易之。亦可以3指撮药末,置3升水中煮3沸,绵注汁,拭肿上数十过,以寒水

  • 吹口散油膏

    药方名称吹口散油膏处方青吹口散3两,凡士林10两。制法先将凡士林烊化,冷却,再将药粉徐徐调入,和匀成膏。功能主治唇风。用法用量搽患处。摘录《中医喉科学讲义》

  • 金沸草汤

    《医略六书》卷三十:金沸草汤药方名称金沸草汤处方金沸草1钱半(绢包),麻黄8分(炒),赤芍8分(醋炒),杏仁2钱(去皮),五味5分,茯苓1钱半,甘草5分。功能主治产后感风咳嗽,脉浮者。用法用量水煎,去

  • 蠲痹饮

    药方名称蠲痹饮处方秦艽1钱,酒芩1钱,羌活6分,苍术7分,酒柏1钱,独活8分,威灵仙1钱(酒炒),木瓜1钱,米仁1钱,红花3分,当归1钱,桃仁7粒(研),枳壳1钱,姜3片。功能主治痿痹。用法用量水煎服

  • 大养胃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大养胃汤药方名称大养胃汤处方厚朴(去皮)生姜各60克 肥枣90克(锉,上三味同炒)白术山药(炒)人参川芎橘皮当归五味子藿香甘草(炙)枇杷叶(刷毛,姜炙)黄耆各30克制法上锉

  • 白蛇散

    《医学入门》卷八:白蛇散药方名称白蛇散处方白花蛇2两,青皮5钱,黑丑5钱,生***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九漏瘰疬,憎寒发热,或痛或不痛。用法用量每服1钱,加腻粉5分,研匀,五更糯米饮调下。已时利下恶

  • 葵石散

    药方名称葵石散别名木通散处方葵根1握(锉),滑石1两,木通1两,牵牛子半两(炒)。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小便不通闷乱。用法用量木通散(《普济方》卷三八八)。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六

  • 葛根一物饮

    药方名称葛根一物饮别名葛根汤、葛根饮、葛根汁、葛根饮子、葛根汁饮处方葛根汁2升。功能主治妊娠热病烦闷,小儿伤寒衄血,金疮中风。用法用量葛根汤(《圣济总录》卷一三九)、葛根饮(《圣济总录》卷一四○)、葛

  • 补益猪肾丸

    药方名称补益猪肾丸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黄耆(切,酒浸,焙)1两,牛膝(切,酒浸,焙)1两,肉苁蓉(切,酒浸,焙)半两,黄蜡半两,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3分,白蒺藜(炒)3分。制法上药除蜡

  • 加味平肝解毒退翳丸

    药方名称加味平肝解毒退翳丸处方拣白芍(酒炒)1两,兔粪(细研)2两,夜明砂(水淘净)2两,白扁豆(炒)2两,谷精草(净涩)1两,山药1两,蝉蜕(净)6钱,粉草(蜜水拌炒)5钱,草决明(盐酒炒)1两,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