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醴泉饮

醴泉饮

盐山·张锡纯着《医学衷中参西录》:醴泉饮

药方名称醴泉饮

处方山药(一两) 大生地(五钱)人参(四钱)玄参(四钱) 生赭石(轧细.四钱)牛蒡子(炒.捣.三钱)天冬(四钱)甘草(二钱)

功能主治治虚劳发热,或喘或嗽,脉数而弱。

摘录盐山·张锡纯着《医学衷中参西录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醴泉饮

药方名称醴泉饮

处方山药30克 大生地15克人参12克玄参12克 生赭石(轧细)12克牛蒡子(炒,捣)9克天冬12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治虚劳发热,或喘或嗽,脉数而弱。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衷中参西》卷上:醴泉饮

药方名称醴泉饮

处方山药1两,大生地5钱,人参4钱,玄参4钱,生赭石4钱(轧细),牛蒡子3钱(炒、捣),天冬4钱,甘草2钱。

功能主治虚劳发热、或喘或嗽,脉数而弱。

各家论述阴虚之甚者,其周身血脉津液皆就枯涸。必用汁浆最多之药,滋脏腑之阴,即以溉周身之液,若方中之山药地黄是也。然脉之数者,固系阴虚,亦系气分虚弱,有不能支持之象,犹人之任重而体颤也。故用人参以补助气分,与玄参天冬之凉润者并用,又能补助阴分。且虑其升补之性,与咳嗽上逆者不宜,故又佐以赭石之压力最胜者,可使人参补益之力下行直至涌泉,而上焦之逆气浮火,皆随之顺流而下;更可使下焦真元之气,得人参之峻补而顿旺,自能吸引上焦之逆气浮火下行也。至于牛蒡子与山药并用,最善止嗽,甘草天冬并用,最善润肺,此又屡试屡效者也。

临床应用咳喘:初制此方时,原无赭石,有丹参三钱,以运化人参之补力。后治一年少妇人,信水数月不行,时作寒热,干嗽连连,且兼喘逆,胸膈满闷,不思饮食,脉数几至七至。治以有丹参原方不效,遂以赭石丹参,一剂咳与喘皆愈强半,胸次开通,即能饮食,又服数剂脉亦和缓,共服20剂,诸病皆愈。

摘录《衷中参西》卷上

猜你喜欢

  • 百部洗剂

    药方名称百部洗剂处方生草乌10g,西部10g,土槿皮10g,白鲜皮10g,威灵仙10g,猪牙皂10g。功能主治体癣。用法用量将诸药放砂锅内,加入10%冰醋酸200ml,再加水200ml,加热至沸,药液

  • 商陆丸

    药方名称商陆丸处方商陆30克 川芒消15克甘遂15克(煨令黄色)芫花15克(醋拌,炒令干)荛花15克(微炒)麝香7.5克(细研)猪苓15克(去黑皮)制法上药为末。入麝香研令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功

  • 豆油藕粉糊

    药方名称豆油藕粉糊处方真豆油60克藕粉适量制法取豆油60克,同适量新藕粉一同调成稀糊状即可。功能主治驱虫,润肠。适用于小儿蛔虫性肠梗阻。用法用量以上为1日量,分3次炖温后服食。注意此方对粘连性肠梗阻也

  • 桂附汤

    《东垣试效方》卷四:桂附汤药方名称桂附汤处方肉桂3克附子9克黄柏1.5克(为引用)知母1.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妇人白带腥臭,多悲不乐,大寒。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稍热服

  • 烂腿膏

    药方名称烂腿膏处方甘石4两,白蜡10两,黄蜡10两,花椒1两5钱,密陀僧1两,麻油48两。制法先以麻油、花椒2味同煎至花椒焦黑,捞去,再熬至滚,入各味搅极匀,至滴水成珠不散,离火略冷,用厚皮纸裁成长方

  • 龙芽一醉饮

    药方名称龙芽一醉饮处方龙芽草(5月5日端午采收,阴干)。功能主治疔疮。用法用量将好酒浸,捣取汁。量加乳香、没药、绿豆粉,入汁内同饮,将滓敷疮上。注意此日不许吃一些茶水,只可饮酒,亦不可用水洗面。摘录《

  • 大补心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大补心汤药方名称大补心汤处方黄芩附子各3克甘草茯苓桂心各9克石膏半夏远志各12克生姜10克大枣20枚饴糖50克 千地黄阿胶麦门冬各9克制法上十四味,哎咀。功能主治主虚损不足,心

  • 除湿巡经丸

    药方名称除湿巡经丸处方好川椒。制法用大木瓜1个,切一顶盖,去子及瓤,将椒末实填于内,再以前顶合定,外以纸封缝,于饭上蒸令烂熟,去外皮,将药并此木瓜一并研细如膏为丸,如梧桐子大,焙干。功能主治祛寒治湿,

  • 国老丸

    《惠直堂方》卷二:国老丸药方名称国老丸处方生甘草。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内热便血,或血痔下血。用法用量每服7丸,清汤送下。即日愈。摘录《惠直堂方》卷二《医方易简》卷九:国老丸药方名称

  • 五仁粥

    药方名称五仁粥处方芝麻松子仁胡桃仁桃仁(去皮、尖,炒)甜杏仁各10克粳米200克制法将五仁混合碾碎,入粳米共煮稀粥。功能主治滋养肝肾,润燥滑肠。适用于中老年气血亏虚引起的习惯性便秘。用法用量食用时,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