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防风天麻散

防风天麻散

《宣明论方》卷三:防风天麻散

药方名称防风天麻散

处方防风天麻川芎羌括 香白芷草乌头 白附子荆芥当归(焙)甘草各15克滑石60克

功能主治行气散郁,通脉止痛。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走注不定;中风偏枯,暴痞不语。

用法用量上药为末。每服1.5~3克,热酒化蜜少许调下。至药力运行,肌肤微麻为度。或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或半丸,热酒或白汤化下。

摘录《宣明论方》卷三

《宣明论》卷三:防风天麻散

药方名称防风天麻散

别名防风天麻

处方防风半两,川芎半两,天麻半两,羌活半两,香白芷半两,草乌头半两,白附子半两,荆芥穗半两,当归半两(焙),甘草半两,滑石2两。

制法上为末。热酒化蜜少许,调半钱,加至1钱,觉药力运行微麻为度。或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散郁结,宣通气血,解昏眩。主风湿麻痹走注,肢节疼痛,中风偏枯,或暴喑不语,内外风热壅滞昏眩。

用法用量防风天麻汤(《医学六要》卷五)。本方改为丸剂,名“防风天麻丸”(见《杂病源流犀烛》)。《证治宝鉴》有独活

注意热势太甚及目疾口疮、咽喉肿痛者,不宜服之。

摘录《宣明论》卷三

《朱氏集验方》卷十一:防风天麻散

药方名称防风天麻散

处方防风天麻川芎白芷甘草川乌1个(炮),麻黄(去节)各等分。

功能主治祛风镇惊。主惊风,头疼;伤寒夹惊。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葱蜜汤调下,薄荷汤亦可。

惊搐,加全蝎1个,乌蛇肉尾、白附子麝香各少许,羌活煎汤下;伤风,加零陵香羌活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一

猜你喜欢

  • 二冬膏

    《中国药典》:二冬膏药方名称二冬膏处方天冬500g麦冬500g性状本品为黄棕色稠厚的半流体;味甜、微苦。炮制以上二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三次各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

  • 吹鼻麝香散

    药方名称吹鼻麝香散别名麝香散处方藜芦(和州老)1茎。制法上为散,入麝香麻子许,研匀。功能主治头痛不可忍。用法用量麝香散(《普济方》卷四十四)。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六

  • 绵茧散

    药方名称绵茧散处方出蛾绵茧不拘多少制法用生白矾捶碎,纳入茧内,以炭火烧矾汁干,取出为末。功能主治治小儿痘疮余毒,肢体节骱有疳蚀疮,脓水不绝。用法用量干掺子疳疮内。摘录《小儿痘疹方论》

  • 调经种玉汤

    《万氏女科》卷二:调经种玉汤药方名称调经种玉汤处方当归(酒洗)吴茱萸(炒)川芎各12克香附(炒)热地各18克白芍(酒炒)白茯苓(去皮)牡丹皮玄胡索陈皮各9克制法上药锉作四剂。功能主治养血活血,行气调经

  • 当归六黄汤合消瘰丸加减

    药方名称当归六黄汤合消瘰丸加减处方当归9克,生地15克,玄参12克,黄连6克,黄芩9克,黄柏6克,黄芪15克,浙贝母9克,生牡蛎30克,酸枣仁15克,浮小麦30克。功能主治滋阴泻火,益气散结。主阴虚火

  • 赤石脂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赤石脂散药方名称赤石脂散处方赤石脂(煅)、甘草,各五两;缩砂仁二十两,肉豆蔻(面裹.煨熟)四十两。炮制上为末。功能主治治肠胃虚弱,水谷不化,泄泻注下,腹中雷鸣,及冷

  • 加味异功散

    《不知医必要》卷四:加味异功散药方名称加味异功散处方党参(去芦,米炒)2钱,白术(净)1钱5分,陈皮1钱,麦芽(炒)1钱,茯苓1钱,神曲(炒)1钱,炙草1钱。功能主治补脾消食。主产后伤食,吞酸嗳腐,满

  • 鸡鸣丸

    《回春》卷二:鸡鸣丸药方名称鸡鸣丸别名鸡鸣定喘丸处方知母4两(炒),杏仁(去皮尖)2钱,桔梗(去芦)5钱,阿胶(麸炒)4钱,葶苈(火上焙)3钱,款冬花4钱,旋覆花1两,半夏(姜汁炒)3钱,甘草(炙)1

  • 救产丸

    药方名称救产丸处方香附4两7钱,苍术4两,益母草8两,泽兰叶4两,川芎3两,桃仁3两,川牛膝2两,当归2两,延胡索2两,粉甘草2两,大黄1斤,红花8两,苏木8两,黑豆1斤。制法上药前10味研末,后4味

  • 四妙散

    药方名称四妙散处方威灵仙(酒浸)15克 羊角灰9克白芥子3克苍耳(一云苍术)4.5克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治痛风走注。用法用量每服3克,水煎去滓,用生姜1大片擂汁,入汤调服。摘录《丹溪心法》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