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陀僧膏

陀僧膏

医宗金鉴》卷六十二:陀僧膏

药方名称陀僧膏

处方南陀僧(研末)600克赤芍60克 全当归60克乳香(去油,研)15克没药(去油,研)15克赤石脂(研)60克苦参120克百草霜(筛,研)60克 银黝30克桐油1千克 香油500克血竭(研)15克 孩儿茶(研)15克 川大黄250克

制法上药先将赤芍当归苦参大黄入油内燥枯,熬至滴水不散,再下陀僧末,用槐、柳枝搅至滴水将欲成珠,将百草霜细细筛入搅匀,再将群药及银黝筛入,搅极匀,倾入水盆内,众手扯千余下,再收入瓷盆内,常以水浸之。

功能主治治恶疮,流注,瘰疬,跌仆损伤,金刃伤。

用法用量外贴患处。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二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陀僧膏

药方名称陀僧膏

处方官粉10两,陀僧4斤,香油5斤。

功能主治诸般恶疮,瘰疬鼠疮,跌扑金刃创伤,溃破流脓。

用法用量将油熬成珠,下丹、陀僧、官粉,成膏即妥。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

猜你喜欢

  • 六度煎

    药方名称六度煎处方当归1钱,芍药1钱,附子1钱,黄耆1钱,虎胫骨1钱,土茯苓8钱。功能主治霉疮,筋骨疼痛,诸药不效,形体虚惫者。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6合,去滓,再以水6合,煮取4合,又以水4合,煮取

  • 当归玄胡索汤

    药方名称当归玄胡索汤处方归身尾 玄胡索各4.5克五灵脂蒲黄各3克赤芍药 桂心各2.1克红花1.5克功能主治主产后儿枕痛,腹中有块,上下时动,痛不可忍。用法用量上药用水、酒各150毫升,煎成150毫升,

  • 干枣杏仁丸

    药方名称干枣杏仁丸处方干枣肉(焙)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研)1两,乌梅肉(焙)1两,甘草(炙,锉)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口舌干燥。用法用量每服1丸,不拘时候含化。摘录《圣济总

  • 菊花芍药汤

    药方名称菊花芍药汤处方菊花、赤白芍、白蒺藜、丹皮、钩藤、天麻、夜交藤、生地、桑椹子。功能主治养阴平肝定眩。主阴虚阳亢,头晕目涩,心烦牛眠,多梦,或有盗汗,手足心热,口干,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或细弦

  • 调经止带丸

    药方名称调经止带丸处方元参(生晒)2两,白芍(土炒)2两,杜仲(盐炒)2两,茯神(辰砂拌)2两,十大功劳子2两,阿胶(蛤粉炒)2两,牡蛎2两,生地(晒干)4两,制首乌4两,乌贼骨(漂煅)4两,白螺壳4

  • 萝卜子散

    《圣惠》卷八十三:萝卜子散药方名称萝卜子散处方萝卜子1分,皂荚子10枚(煨熟,去皮),麻黄1分(去根节),甘草1分(炙微赤,锉)。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小儿咳逆,上气喘促。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

  • 参附散

    药方名称参附散处方人参1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麻黄(去节,先煮,掠去沫,焙)1两,干姜(炮)1两,细辛(去苗叶)1两,防己1两,甘草(炙)1两,五味子1两半,独活(去芦头)1两半。制法上为散

  • 加减清热除湿膏

    药方名称加减清热除湿膏处方连翘18克 胆草12克 焦三仙30克 赤茯苓18克防风15克 桑皮12克(生)赤小豆15克菊花15克茵陈18克 条芩12克僵蚕12克(炒)甘草6克(生)制法上药以水煎透,去滓

  • 大黄汤

    《证治准绳·疡医》卷二:大黄汤药方名称大黄汤处方大黄(锉,炒)牡丹皮消石(研)芥子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各)5克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主肠痈。少腹坚硬,肿大如掌而热,按之则痛,局部或赤或白,

  • 碧雪丹

    药方名称碧雪丹处方白萝卜苗(无苗时用鲜萝卜1斤代之)4两,荸荠苗(无苗时用鲜荸荠1斤代之)5两,鲜土牛膝根5两(干者用7两,又名天名精),鲜银花叶4两(干者用6两)上用囊盛之,入长流水浸1宿,取起,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