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降痈活命饮

降痈活命饮

外科医镜》:降痈活命饮

药方名称降痈活命饮

处方金银花1两,当归5钱,生黄耆3钱,甘草2钱(生),乳香1钱(去油),没药1钱(去油),白芷1钱,防风7分,山甲3片(炒),黄明胶5钱(即牛皮胶,用蛤粉拌炒成珠)。

功能主治一切痈毒。

用法用量酒、水各半煎服。

摘录外科医镜

经验奇方》卷上:降痈活命饮

药方名称降痈活命饮

处方当归8钱,生黄耆5钱,金银花5钱,生甘草3钱。

功能主治初起能益气和血,解毒托里;破后能排脓去腐,生长肌肉。主一切有名肿毒,无论阴阳证。

用法用量上药用陈绍酒、清水各1碗,煎脓汁热服。服后宜暖睡出汗。

患在上部,加川芎2钱,在中部,加桔梗2钱,在下部,加牛膝2钱;如泄泻,加苍白术各2钱;呕吐恶心,加陈皮半夏各1钱;不思食饮,加白术3钱、陈皮1钱;气虚,加党参5钱;阴疽肉白色淡,无论冬夏,加陈皮麻黄各6分,瑶桂心、炮姜各1钱5分,切不可妄行加减。如排脓,加白芷2钱;欲破,加皂刺1钱5分,已破者不用;火气盛,加天花粉黄芩各2钱;大便闭结,加熟大黄3钱,已通者不用。

摘录经验奇方》卷上

猜你喜欢

  • 杏仁煎

    《外台秘要》卷九引《古今录验》:杏仁煎药方名称杏仁煎别名杏仁桑皮汤(《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处方杏仁30克(去皮、尖、双仁,熬)通草12克紫菀五味子各6克 贝母12克 桑白皮15克 蜜30毫升 砂

  • 香梅丸

    药方名称香梅丸处方乌梅(同核,烧存性)香白芷(不见火)百药煎(烧存性)制法上药等分,研为细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肠风脏毒。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 南极丸

    药方名称南极丸处方南星(汤泡透,切片,姜汁炒)半夏(制同上)软石膏香附(童便浸,炒)栀子(炒)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神曲糊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胃中痰火气郁所致之嗳气。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临卧时用

  • 穿骨散

    药方名称穿骨散处方白芥子不拘分两。功能主治贴骨疽,又名缩脚疽,皮色不异,肿硬作痛者。用法用量用白酒酿调敷患处。摘录《古方汇精》卷二

  • 焦瘤膏

    药方名称焦瘤膏处方桑炭灰2升半,枣木灰2升半,黄荆灰2升半,桐壳灰2升半,荞麦灰(炒)2升半。制法上以沸汤淋汁5碗许,澄清,入斑蝥40个,穿山甲5片,乳香、冰片不拘多少(后入),煎作2碗,以瓷器盛之。

  • 白虎丸

    《普济方》卷九十三:白虎丸药方名称白虎丸处方川乌5两,草乌6两,两头尖全蝎3两,细辛3两,香白芷3两,川芎3两,乳香3两,没药3两,白术3两,苍术3两,五灵脂3两,天麻3两,人参3两,防风3两,菊花3

  • 葶苈散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葶苈散药方名称葶苈散处方甜葶苈30克(隔纸炒令紫色)枳壳15克(麸炒微黄,去瓤)桑根白皮45克(锉)当归22克(锉,微炒)大腹皮30克(锉)木香15克紫苏茎30克 陈橘皮30克

  • 莱菔子煎

    药方名称莱菔子煎处方莱菔子(烂研)15克桃仁(去皮、尖、双仁,研如膏)杏仁(去皮、尖、双仁,研如膏)蜜 酥饧各30克功能主治治咳嗽多痰,气喘,唾脓血。用法用量上六味,慢火同煎如稀饧,每服5毫升,沸汤化

  • 补肝防风散

    药方名称补肝防风散处方防风1两(去芦头),芎?3分,黄耆3分(锉),五味子3分,人参3分(去芦头),茯神3分,独活3分,羚羊角屑3分,前胡3分(去芦头),细辛半两,酸枣仁半两(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

  • 和伤拈痛汤

    药方名称和伤拈痛汤处方制大黄4两,玄明粉1两,桃仁1两,归尾1两,红花1两,制鳖甲1两,枳壳1两,延胡索2两,桂枝5钱,木通5钱。制法蜜为丸。功能主治跌扑损伤,瘀血停留,二便热结,肚腹膨胀,邪火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