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香附丸

香附丸

《中国药典》:香附丸

药方名称香附丸

处方香附(醋制)300g当归200g川芎50g白芍(炒)100g 熟地黄100g白术(炒)100g砂仁25g陈皮50g黄芩50g

性状为暗黄色至深褐色的水丸,气香,味苦辛;或为棕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香,味微甘、微苦辛。

炮制上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适量的黄酒泛丸,低温干燥,制成水丸;或每100g粉末用炼蜜35~45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用玉米朊包衣,晾干,制成水蜜丸;或每100g粉末加炼蜜13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理气养血。用于气滞血虚,胸闷胁痛,经期腹痛,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用黄酒或温开水送服,水丸一次6~9g,水蜜丸一次9~13g,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2次。

规格水蜜丸每10丸重1g|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水丸,密闭,防潮。水蜜丸、大蜜丸,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朱氏集验方》卷十一:香附丸

药方名称香附丸

处方牵牛(炒)香附子(炒)石燕(煅红,酒浸,研)巴豆7粒(同牵牛炒,去巴豆

制法上药研末,水泛为丸。

功能主治治膀胱疝气,外肾肿痛。

用法用量蓖麻汤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一

普济方》卷三三一:香附丸

药方名称香附丸

处方附子60克(醋煮)吴茱萸白薇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白带,下元虚冷。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米汤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三一

普济方》卷三六六:香附丸

药方名称香附丸

处方附子(大者,去皮)沉香各15克槟榔雄鼠粪(两头尖者,烧)各7.5克

制法上为末,羊髓60克,煮烂和成膏,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牙齿不长。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麝香汤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六

猜你喜欢

  • 菊粉散

    药方名称菊粉散别名菊花散处方黄菊花5钱(烧灰),烟胶2钱,轻粉1钱,枯矾1钱,黄丹2钱。制法上各为末。功能主治肥粘疮。用法用量菊花散(《青囊秘传》)。摘录《洞天奥旨》卷十引巫真君方

  • 红狮丹

    药方名称红狮丹处方鹅不食草3分,北细辛6分,硼砂1钱5分,麝香1分,飞滑石2钱,朱砂1钱,通草1分,鸡内金5分(焙存性),壁钱5分(炒存性),青黛1钱,枯矾5分,冰片3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祛风消

  • 艾叶丸

    《圣惠》卷五十九:艾叶丸药方名称艾叶丸别名伏龙肝丸处方艾叶1两(微炒),黄连1两(去须,微炒),木香1两,地榆1两(锉),伏龙肝1两,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当归1两(锉,微炒),赤芍药1两,黄芩

  •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

    药方名称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处方黄芪60克,当归20克,桂枝12克,白芍20克,炙甘草16克,大枣10克,威灵仙12克,川山甲6克,防风12克,蜈蚣2条,生姜10克,羌活12克。功能主治补卫气,通经络,

  • 加味苇茎汤

    药方名称加味苇茎汤处方生苡仁5钱,栝楼仁4钱,光桃仁1钱半,川贝母1钱半,甘草节1钱半,银花2钱,连翘2钱,制月石8分,陈芥菜卤2瓢(冲)。功能主治降气行血以宣肺痹,排脓去腐以清肺毒。主赤膈伤寒,毒陷

  • 舒筋养血汤

    药方名称舒筋养血汤处方当归12克,生地12克,熟地12克,鸡血藤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威灵仙10克,桂枝6克,蜈蚣6克,橘络6克,黄芪15克,细辛1克。功能主治活血养血,舒筋通

  • 鼻疳散

    《仙拈集》卷二:鼻疳散药方名称鼻疳散处方乳香1钱,没药1钱,孩儿茶1钱,鸡膍胵(焙黄)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鼻颡诸疳。用法用量搽患处。摘录《仙拈集》卷二《金鉴》卷五十二:鼻疳散药方名称鼻疳散处方青

  • 通气丸

    药方名称通气丸处方木通(锉)射干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恶实(微炒)昆布(洗去咸,焙)词黎勒(煨,去核)海藻(洗去戊,焙)黄耆(锉)各30克 白茯苓(去黑皮)23克制法上九味,捣罗为末,炼蜜为

  • 大黄膏子

    药方名称大黄膏子处方大黄4两(酒浸,焙干)。制法上为末,以醋1碗,熬成膏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闺女经闭。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酒调下。摘录《玉案》卷五

  • 解蛛丹

    药方名称解蛛丹处方苎麻根灰3钱,冰片2分,轻粉5分,抱出鸡蛋壳(烧灰)1钱,灯草灰2分,白明矾3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蜘蛛疮。用法用量掺疮上,即痊。然后须用苎麻揉搽皮破,掺药。摘录《洞天奥旨》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