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鸡肠散

鸡肠散

圣济总录》卷九十五:鸡肠散

药方名称鸡肠散

处方黄雄鸡肠4具(切破,净洗,炙令黄熟)肉苁蓉(酒浸,切,焙)苦参黄连(去须)赤石脂(研)白石脂(研)各150克

制法上六味,将前四味研为细末,更与赤石脂白石脂同研匀细。

功能主治治膀胱虚热,小便不禁,日夜无数。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酒调服,日二夜一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直指小儿》卷四:鸡肠散

药方名称鸡肠散

处方鸡肠(烧)半两,牡蛎灰半两,白茯苓半两,真桑螵蛸(微炒)半两,辣桂2钱半,龙骨2钱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遗尿,肾与膀胱俱虚而挟冷所致者。

用法用量每服1钱,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直指小儿》卷四

《圣惠》卷三十:鸡肠散

药方名称鸡肠散

处方赤雄鸡肠2具(炙令干),鸡膍胵2具(炙令干),熟干地黄1两,牡蛎粉3分,龙骨3分,白石脂3分,黄连3分(去须),赤石脂3分,桑螵蛸3分(微炒),肉苁蓉1两半(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虚劳膀胱寒,小便数而精出。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

幼幼新书》卷三十引张涣方:鸡肠散

药方名称鸡肠散

别名鸡肠草散、鸡肠草汤

处方鸡肠草1两,牡蛎粉3分,龙骨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白茯苓半两,桑螵蛸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膀胱有热,服冷药过多,小便不能禁止,或遗尿病。

用法用量鸡肠草散(《卫生总微》卷十六)、鸡肠草汤(《赤水玄珠》卷十五)。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引张涣方

猜你喜欢

  • 红净药

    药方名称红净药处方红枣、绿矾、杏仁、胆矾少减、白果肉。制法将红枣去核,嵌满绿矾,湿粗纸包裹,火内烧红透为度,勿令焦枯,取出,以杏仁等共打和研匀,阴干。功能主治燥热眼癣。用法用量临用时加黄柏、白芷、菊叶

  • 干眼药

    药方名称干眼药处方制甘石4两,荸荠粉4两,冰片8钱。制法各取净末,共研至极细为度,约成粉8两6钱。功能主治退赤止泪。主目赤昏糊,怕光流泪。用法用量每日2次至3次,点于大眼角内。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 丁沉圆

    药方名称丁沉圆处方甘草(炙)、青皮(去瓤.炒)、丁香、白豆蔻仁、沉香、木香、槟榔、肉豆蔻仁,各五两。白术(微炒)四十两,人参(去芦)、茯苓(去皮)、诃黎勒(煨取皮),各十两。肉桂(去粗皮)、干姜(炮裂

  • 吹乳奇方

    药方名称吹乳奇方处方生白明矾1两(研末)。功能主治内外吹乳。用法用量1岁用1厘,先将鸡蛋1个凿1小孔,纳矾于内,绵纸封固,饭上蒸熟,空心下。摘录《疡科遗编》卷下

  • 白糯丸

    药方名称白糯丸处方大白芷1两(为末),真糯米5钱(炒赤色)。制法上为末,糯米为丸。功能主治老人小便凝停白浊,卒死,头昏。用法用量煎木馒头汤吞下。无木馒头,用根亦可,后用《局方》补肾汤调补。后生禀赋怯弱

  • 陈橘皮汤

    《圣济总录》卷四十:陈橘皮汤药方名称陈橘皮汤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炒干)3分,高良姜(锉)3分,厚朴(去粗皮,姜汁涂炙3遍)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霍乱下利。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加生姜半分(拍碎

  • 菊睛圆

    药方名称菊睛圆处方枸杞子三两,巴戟(去心)一两,甘菊花(拣)四两,苁蓉(酒浸.去皮.炒.切.焙)二两。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肝肾不足,眼目昏暗,瞻视不明,茫茫漠漠,常见黑花,多有

  • 尖花汤

    药方名称尖花汤处方两头尖10克,凌霄花6克,茜草根6克,茺蔚子6克,延胡索6克,酒当归6克,酒川芎15克,酒丹参15克,艾叶5克,炙甘草3克。功能主治活血通络。主瘀血阻滞。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

  • 龙消散

    药方名称龙消散处方龙脑、消石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发汗。主疮疡焮肿。用法用量每服1分,日3-4次。摘录《经验良方》

  • 顿止丹

    药方名称顿止丹处方黄丹1两,巴豆40丸粒,乳香2钱,麻油2钱。功能主治小儿泻痢。用法用量蜡半两,熔汁为丸。冷证,加木香2钱半。摘录《准绳·幼科》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