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麦味地黄丸

麦味地黄丸

药方名称麦味地黄丸

处方麦冬60g五味子40g 熟地黄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

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甜而酸。

炮制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滋肾养肺。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消渴。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二黄散

    《外科大成》卷四:二黄散药方名称二黄散处方牛黄2.1克 胡黄连山茨菇各6克甘草4.5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主小儿遗毒,初生如点,次成烂斑。甚则口耳角、眼框、面、鼻及谷道等处均可出现。用法用量每服

  • 纯阴化阳汤

    药方名称纯阴化阳汤处方熟地1两,玄参3两,肉桂2分,车前子3钱。功能主治阴亏之至,小便不通,目睛突出,腹胀如鼓,膝上坚硬,皮肤欲裂,饮食不下,独口不渴,服甘淡渗泄之药皆无功效者。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小

  • 补精养心丸

    药方名称补精养心丸处方牛膝(去苗,酒浸,焙)1两,干山药(焙)1两,山茱萸肉1两,白茯苓(去皮,水飞)1两,肉苁蓉(酒浸,去甲白膜)1两,远志(水浸,去心)1两,茴香(青盐水拌,炒)1两,杜仲(姜炒,

  • 揩齿丹砂散

    药方名称揩齿丹砂散别名丹砂散处方丹砂(研)1两,麝香(研)少许,白檀香半两,丁香皮1两,藿香叶1两,茅香1两,甘松(去土)1两,白芷1两,升麻1两,莎草根(炒,去毛)1两,铅丹1两,石膏(末)4两,凝

  • 牛黄天南星丸

    药方名称牛黄天南星丸处方天南星(以牛胆制者.用二两.如无.即用浆水煮透.软切作片子.焙干)天麻(二两)独活(一两) 白附子(炮.一两)僵蚕(炒.一两)人参(一两)当归(洗切焙.三分)桑螵蛸(炒.三分)

  • 二仁丸

    《校注妇人良方》卷八:二仁丸药方名称二仁丸处方杏仁(去皮、尖,面炒黄)麻仁(别研)枳壳(去瓤,面炒为末)诃子(炒,去核,为末)制法上药用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风搏肺脏,传于大肠,津液干燥,致

  • 滋血润喉汤

    药方名称滋血润喉汤处方天门冬生地黄各3克麦门冬当归各2.4克知母2.4克青黛1.5克 山栀仁(炒)牛膝各1.5克 片黄芩2.1克 贝母1.8克桔梗1.8克功能主治治咯血,血在咽下,咯吐不出,甚则咯即有

  • 麻黄杏仁饮

    药方名称麻黄杏仁饮处方麻黄桔梗前胡黄芩陈皮半夏各3克杏仁细辛各2.4克防风2克甘草1.2克功能主治治太阳病,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咳嗽,脉浮紧。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摘录《医学入门》卷四

  • 葫芦花汤

    药方名称葫芦花汤处方葫芦花不拘多少(八月采,阴干)。功能主治令小儿痘疮或不出,纵出亦稀少。主用法用量入除夜蒸笼汤浴儿。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七

  • 隆吉散

    药方名称隆吉散处方硼砂12g,麝香3g,乳香6g,雄黄6g,熊胆6g,血竭6g,没药6g,儿茶6g,牛黄10g,山豆根10g,鸭嘴壳10g,山慈姑10g,冰片15g,黄柏12g(猪胆汁炒),花蜘蛛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