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丸子

黄丸子

《魏氏家藏方》卷一:黄丸子

药方名称黄丸子

处方甘草(炙)3两,华阴细辛3两,川乌头3两(生),白术(炒)2两,川芎2两,缩砂(去壳)2两,羌活2两,白芷4两,雄黄1两(透明者,别研,水飞)。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丈夫妇人,一切诸风,口眼?斜,半身不遂,手脚麻痹,肌肉瞤动,头目旋晕,痰涎不利,遍身痒闷,及风虚卒中。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白汤任下,不拘时候。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一

《医方类聚》卷一一七引《简易》:黄丸子

药方名称黄丸子

处方雄黄(研)1钱,雌黄(研)1钱,山栀7枚(去皮),绿豆49粒,信砒。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消痰定喘。主痰饮喘嗽。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中国医学大辞典》引作“黄丸”。方中信砒用量原缺。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一七引《简易》

猜你喜欢

  • 鹅梨汤

    药方名称鹅梨汤处方鹅管石5分(煅,研),陈麻黄5分(蜜炙),当归1钱5分,茯苓2钱,蒌仁4钱,苏子1钱5分,桑叶1钱,橘红1钱,半夏1钱,贝母2钱,杏仁3钱。功能主治缓通肺窍,以除积痰。主风痰入肺,久

  • 甘旱蜜汤

    药方名称甘旱蜜汤处方苋菜30克,生甘草10克,旱莲草30克,蜂蜜10毫升。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润肠止血。主中焦湿热下注。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服时加蜜糖10毫升。1-2次煎液内服,第3次煎

  • 补药五加皮丸

    药方名称补药五加皮丸处方五加皮(锉)3分,人参3分,吴茱萸(汤洗,焙干)3分,恶实(炒)3分,桂(去粗皮)3分,槟榔(锉)3分,赤茯苓1两,芎?1两,柏子仁1两,厚朴(姜汁炙)1两半,郁李仁(汤去皮尖

  • 回光散

    药方名称回光散处方荆芥、黄连、赤芍、谷精草、菊花、木贼、桔梗、牛蒡子、前胡、独活、甘草各等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痘疹伤眼。用法用量加生姜、灯草,水煎服。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四

  • 内固清心散

    药方名称内固清心散处方茯苓朱砂人参玄明粉白豆蔻甘草乳香雄***片各3克 真豆粉60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痈疽、发背、对口、疔疮,热甚焮痛,烦躁饮冷。有毒气内攻之势者。用法用量每服4.5克,蜜汤调下,

  • 白术苡仁汤

    药方名称白术苡仁汤处方白术1钱,茅术1钱,苡仁8钱,茯苓3钱,当归1钱5分,赤芍1钱,薄荷1钱,连翘1钱5分,花粉3钱,甘草4分,鲜荷叶1角。功能主治柔痉。热邪为湿所留,身体重着,肢节拘挛,有汗而热不

  • 立住散

    药方名称立住散处方荆芥盐麸子荜茇各等分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牙疼。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漱,吐去涎。摘录《普济方》卷六十五引《德生堂方》

  • 加味竹叶汤

    《张氏医通》卷十五:加味竹叶汤药方名称加味竹叶汤处方白茯苓4.5克,麦门冬(去心)7.5克,黄芩3克,人参3克,竹叶5片,粳米1撮。功能主治养血清热汤。主阴虚火旺。(妊娠心烦)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热服,

  • 三和饮子

    药方名称三和饮子处方紫团人参105克甘草(炙)45克 绵黄耆(酒浸一宿)150克制法上药入木臼内,用木杵捣散。功能主治治吐乳,久病乍安,神气未复,寒热往来。用法用量每用9克,加生姜3片,水300毫升,

  • 加味六君汤

    《金鉴》卷四十六:加味六君汤药方名称加味六君汤处方人参1钱5分,白术(土炒)1钱5分,茯苓1钱5分,陈皮1钱5分,半夏(制)1钱5分,甘草(炙)5分,藿香叶1钱,枇杷叶(炙)1钱,缩砂仁8分,枳壳(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