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黑豆煎

黑豆煎

圣济总录》卷八十一:黑豆煎

药方名称黑豆煎

处方黑豆5升(雄者),桑根白皮5两(锉,以上用水2斗,煮令豆烂,取净汁,更入后药),羌活(去芦头,为末)半两,蒺藜子(炒,为末)半两,海桐皮(为末)半两,吴茱萸(汤洗,焙,炒干,为末)半两。

制法除前2味取汁外,入后4味末一处和匀,银石铫内文武火熬成煎。

功能主治脚气,并诸风毒。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黑豆煎膏”。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一

方出《圣惠》卷四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二四三:黑豆煎

药方名称黑豆煎

处方黑豆3升,附子1两(生用,去皮脐),天雄(生用,去皮脐),以上3味,用水1斗,同煮,候豆烂熟,即出,薄切,焙干,去豆用汁。天麻1两,五加皮2两,牛膝2两(去苗),威灵仙2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脚气。缓弱无力,不能行步。

用法用量入豆汁中,煎如稀饧。每服半匙,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二四三

普济方》卷一九五:黑豆煎

药方名称黑豆煎

处方黑豆1升,生地黄汁2两,麦门冬2两,生藕汁2两,酥半两。

制法先用水5盏,煎黑豆至2盏,去豆取汁,再煎至1盏,然后下蜜、生地黄麦门冬、生藕等汁并酥相和,慢火煎成膏,瓷器盛,候冷。

功能主治急黄。烦躁口干,遍身悉黄。

用法用量每服半匙或1匙,1日3次,食后含化。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五

猜你喜欢

  • 鹿茸补涩丸

    药方名称鹿茸补涩丸处方人参黄耆菟丝子桑螵蛸莲肉茯苓肉桂山药附子鹿茸桑皮龙骨补骨脂五味子制法上药研末,制成丸剂。功能主治温肾涩精。治下元虚冷,小便混浊不清,茎中不痛,脉来无力。用法用量每服10克,温开水

  • 金丹丸

    药方名称金丹丸处方乳香、麝香、雄黄、朱砂、巴豆、牙皂、沉香、官桂、大黄、川乌、良姜、细辛、硼砂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用小红枣肉为丸,如黄豆大。功能主治一切风邪伤寒,头痛;心中刺痛,绞肠痧痛,赤白带下;

  • 地骨皮散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地骨皮散药方名称地骨皮散处方地骨皮30克柴胡30克(去苗)人参60克(去芦头)羚羊角屑30克甘草30克 (炙微赤,锉)生地黄汁30毫升制法上药捣筛为散。功能主治主髓黄。身体赤黄

  • 白术枳壳丸

    药方名称白术枳壳丸处方白术、枳壳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妇人胎前,胎在胸腹痞闷。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温水送下。服药后,怀孕妇人其胎瘦小易生也,生下之后2-3月,其子即

  • 赤龙丹

    《女科百问》卷上:赤龙丹药方名称赤龙丹处方禹余粮(煅)、乌贼骨、鹿茸(酒炙)、龙骨、干姜、当归、石燕子(煅)、阿胶(炒)各等分。制法上为末,酒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崩漏不止,余血作痛。用法用量

  • 白英丹

    药方名称白英丹处方大黄5钱,芒消3钱,甘草1钱(炙),枳实2钱(炒),厚朴3钱(炒),玄参3钱,麦冬8钱,丹皮3钱,芍药3钱,生地3钱。功能主治滋其脏阴,泄其腑热,勿令阳亢而阴亡。主温病肺脾津液、肝肾

  • 龙涎汤

    药方名称龙涎汤处方沉香1钱,木香1钱(不见火),人参4钱(不见火),甘草2钱(炙),丁香4钱(不见火),乌药6钱,陈皮7钱(浸,去瓤)。功能主治妇人心腹胀闷呕吐,不思饮食,噎塞。摘录《普济方》卷三二○

  • 金化散

    药方名称金化散处方川大黄(湿纸裹,煨)、干葛、甘草(炙)、川甜消(别研细)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化痰利膈。主小儿惊热。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幼幼新书》引作“金花散”。摘录《博济》卷四

  • 感冒汤2号

    药方名称感冒汤2号处方麻黄3g,桂枝3g,荆芥穗6g,防风9g,羌活6g,辛夷6g,淡豆豉9g,苇根20g,甘草3g。功能主治辛温解表。主风寒型感冒。恶寒或微发热,无汗,头痛,周身骨节酸痛,鼻塞,流清

  • 琥珀滋生丸

    药方名称琥珀滋生丸处方琥珀1两(醋炒,灯草同研),阿胶1两(炒成珠),五味子5钱,附子(制)1两(夏5钱),肉桂(去粗皮)5钱,沉香5钱(不见火),川芎5钱,桑寄生1两,当归1两,肉苁蓉1两,人参1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