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惊弓之鸟

惊弓之鸟

指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类似的情况就惶恐不安。公元前241年,关东六国合纵攻秦。赵国派使臣魏加至楚,向楚国执政大臣黄歇了解楚国派谁率兵攻秦。春申君回答,准备派临武君。这时魏加就向他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更羸与魏王在京台之下,恰见天空有鸟飞过。更羸便对魏王说,我只要拉响弓弦而不放箭,就可以把鸟射下来。魏王问,射箭技术能够高超到这种地步吗?更羸说:“能”。不一会儿,一只雁从东方飞来。更羸便望空拉弦虚射一箭,果然这只雁一听见弓弦响便跌到地上。魏王十分惊奇。更羸向他解释说,这是一只受过伤还没有康复的雁。魏王问,您怎么知道?回答说,我见它飞得慢而叫声又很悲哀。飞得慢,是因为受过伤,叫声悲,是因为失群已久。伤势未好,加上失群,心里必定恐慌。一听到弓弦声,就想往高处飞,以至伤势发作,掉了下来。讲完这个故事,魏加对春申君说,临武君过去就是秦国的手下败将,如果让他当主将,就象惊弓之鸟一样,难免要吃败仗的。

【出典】:

战国策·楚策》四,《天下合纵》:“天下合纵。赵使魏加见楚春申君曰:‘君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至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今临武君,尝为秦孽,不可为拒秦之将也。’”

【例句】:

唐·房玄龄《晋书·符生载记》:“伤弓之鸟,落于虚发。” 《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见“伤弓之鸟”。《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难安。”


【典源】《战国策·楚策四》:“天下合从。赵使魏加见楚春申君曰:‘君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至也。闻弦者,引而高飞,故疮陨也。”今临武君,尝为秦孽,不可为拒秦之将也。’”

【今译】 战国时,六国合纵,协力抗秦。赵国派遣魏加去楚国见春申君,魏加问:“您选好主将了吗?”春申君回答:“选择好了,我将派临武君为将。”魏加又说:“我年轻时好射箭,我用射箭打个比方,可以吗?”春申君同意了,于是魏加讲:“有一天,更羸和魏王在高台之下,抬头望见飞鸟,更赢对魏王说:‘我可以只拉响弓弦而不射箭,便让飞鸟坠落。’魏王疑惑地问:‘箭术能达到如此地步吗?’更羸说可以。一会儿,一只大雁从东飞来,更羸就拉空弦虚射,大雁果然坠落在地。魏王惊讶:‘箭术怎么会达到如此精湛呢!’更羸解释说:‘这是一只受伤的雁。’魏王奇怪:‘先生怎么知道?’更羸答:‘这只雁飞得很慢,而且叫声凄厉。飞得慢是由于创伤疼痛; 叫声悲是由于失群孤单,它内心惊恐,一旦听到弓弦响,立刻就振翅高飞,以致旧伤迸裂坠落。’临武君过去曾为秦军所败,犹如惊弓之鸟,不可任他做抗秦的主将。”

【释义】 后以此典指遭受祸患、打击之后,内心惊惧有余悸。

【典形】 弓伤、惊弓、惊弓之鸟、惊弦、惊雁、惊羽、空弦、落雁、伤弓、伤鸿、伤禽、伤禽畏弦、伤鸟、伤雁、闻弦、虚弓、虚弦、雁惊、坠羽、援弓雁落、虚弦落雁、闻弦鸟落、闻弓雁惊、伤弓寒雁、惊弦雁、伤弓翼。

【示例】

〔弓伤) 唐·卢照邻《同临津纪时府孤雁》:“水流疑箭动,月照似弓伤。”

〔惊弓〕 清·张尔田 《满庭芳》:“惊弓如塞雁,林间失侣,落影沙洲。”

〔惊弓之鸟〕 《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惊弦〕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郑伟墓志铭》:“成皋尘起,广武烽然,麋兴丽箭,雁落惊弦。”

〔惊雁〕 宋·陆游《书斋壁》:“自笑为农行没世,尚如惊雁落空弦。”

〔惊羽〕宋·苏轼《次韵王雄州送侍其泾州》:“闻道名城得真将,故应惊羽落空弦。”

〔空弦〕 宋·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回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落雁〕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忘归繁弱,落雁吟猿,故得气盖关中,威申河外。”

〔伤弓〕 宋·黄庭坚《再次韵呈明略》:“梦回扰扰仍世间,心如伤弓怯虚弹。”

〔伤鸿〕 宋·苏轼《杭州牡丹开时仆犹在常润》之二:“天静伤鸿犹戢翼,月明惊鹊未安枝。”

〔伤鸟〕 唐·白居易《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伤鸟有弦惊不定,卧龙无水动应难。”

〔伤禽〕 南朝宋·鲍照 《代东门行》:“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

〔伤禽畏弦〕 清·文廷式《广谪仙怨》:“相臣狡兔求窟,国论伤禽畏弦。”

〔伤雁〕 宋·苏轼《云龙山观烧得云字》:“惊飞堕伤雁, 狂走迷痴麏。”

〔闻弦〕 唐·李白《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折翮翻飞随转蓬,闻弦虚坠下霜空。”

〔虚弓〕 唐·卢照邻《失群雁》:“虞人负缴来相及,齐客虚弓忽见伤。”

〔虚弦〕 宋·苏轼《送范中济经略侍郎》:“号令耸毛羽,先声落虚弦。”

〔雁惊〕 唐·白居易《宣州试射中正鹄赋》:“若然者,安知不能空弯而雁惊,虚引而猿泣者也?”

〔坠羽〕 唐·骆宾王 《途中有怀》:“涸鳞惊煦辙,坠羽怯虚弯。”


【词语惊弓之鸟】  成语:惊弓之鸟汉语词典:惊弓之鸟

猜你喜欢

  • 步兵鲈

    同“张翰脍”。张翰能文而放浪,时人比诸阮籍,号为江东步兵,故称。元傅若金《送唐子华嘉兴照磨》诗:“幕府初乘从事马,江城还忆步兵鲈。”

  • 梨花一枝春带雨

    一枝梨花沐浴在春雨之中。 比喻美貌女子泪流满面。语出唐.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宋.柳永《倾杯》:“算人生悲莫悲于轻别,最苦正欢娱,便分鸳侣。泪流琼脸,梨花一枝春带雨。

  • 佩茱萸

    源见“重九登高”。古人重阳登高,佩戴茱萸,祛邪辟恶。《西京杂记》卷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

  • 三教贵贱

    三教:佛教、道教、儒学。贵贱:高贵低贱。此典指孛术鲁翀以金、玉、五谷为喻,巧妙回答元文宗释、道、儒何为贵的问题。孛术鲁翀(1279-1338年),女真人,邓州顺阳(今河南邓县西北)人。初为县儒学教谕、

  • 鹏翼

    源见“鲲鹏展翅”。大鹏翅膀。晋左思《吴都赋》:“屠巴蛇,出象骼;斩鹏翼,掩广泽。”亦借指大鹏。比喻仕途显达者。唐张说《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碑》:“落鹏翼于半霄,负天之力莫展;顿龙媒于局路,追风之势斯毕。”

  • 齿马之惧

    同“齿马之嫌”。明 沈榜《宛署杂记.志遗八》:“上干宫禁,则有齿马之惧,吾不敢记也。”【词语齿马之惧】   汉语大词典:齿马之惧

  • 丘壑心

    同“丘壑之念”。宋晁冲之《东阳山人僻居》诗:“平生丘壑心,水竹不满眼。”

  • 得意荐相如

    源见“狗监揄扬”。谓知才的人荐引人才。宋翁卷《次韵葛天民》:“曾有退之怜贾岛,岂无得意荐相如。”

  • 祝哽祝噎

    《汉书.贾山传》载:古代帝王接养三老、五更,以示仁惠。当进餐时,使人在前后祝祷他们不要哽噎。后因以“祝哽祝噎”为养老之礼。《后汉书.明帝记》:“尊事三老,兄事五更,安车软轮,供绥执授……祝哽在前,祝噎

  • 蛙吹

    同“两部鼓吹”。前蜀韦庄《夏夜》诗:“蛙吹鸣还息,蛛罗灭又光。”清唐孙华《长夏闲居杂感》诗:“笔苦蝇萦思变掷,草供蛙吹不须删。”【词语蛙吹】   汉语大词典:蛙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