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贯休

贯休

【生卒】:832—912

【介绍】:

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7岁出家,20岁受具足戒。早年漫游江西、吴越。后入蜀,王建赐号禅月大师,呼为“得得来和尚”,为之建龙华院。工诗善书画,与当代诗人、诗僧多有唱和。吴融谓“上人之作,多以理胜,复能创新意,其语往往得景物于混茫自然之际”(《西岳集序》)。孙光宪评其诗“骨气混成,境意卓异”(《白莲集序》)。《宋高僧传》有传。今存《禅月集》25卷。《全唐诗》编诗12卷,《全唐诗补编》补17首又6句,补缺题、缺文若干。

【生卒】:832—912

【介绍】:

唐末五代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七岁出家。十余岁与处默唱和,诗名渐著。二十岁受具足戒。大中十二年(858)谒刺史段成式于处州。咸通四年(863)、五年(864)游学于洪州。后东游吴越。乾符初返婺。广明元年(880)避地于常州。中和中复归婺。乾宁元年(894)谒镇海节度使钱镠,献诗五章,受礼遇。后游歙州。二年(895)依荆南节度使成汭,居龙兴寺,与吴融往来论道谈诗。五年(898)游长安。天复二年(902)遭诬谮流放黔州。后隐于衡山。三年(903)入蜀,依蜀主王建,为所重,赐号禅月大师。以献王建诗有“万水千山得得来”句,呼为“得得来和尚”,号禅月大师。与韦庄杜光庭等友善。卒于蜀。擅草书,时号姜体;善水墨画。尤长于诗歌,乐府古律,当时所称。五代孙光宪称:“议者以唐末诗僧,惟贯休禅师骨气浑成,境意卓异,殆难俦敌。”(《白莲集序》)论诗推崇李白杜甫顾况灵一刘得仁贾岛周朴、吴融等。每得句,则称“只堪供养佛”。所作有乐府边塞、纪行题咏、酬和寄送、咏物投献等,多写个人感慨和情怀。部分篇章如《避寇白沙驿作》、《少年行》、《富贵曲》、《酷吏词》、《偶作五首》等,则继承新乐府精神,揭露时弊,反映现实,同情民生疾苦。其诗各体兼长,气骨幽劲,“多以理胜,复能创新意,其语往往得景物于混茫自然之际”(吴融《禅月集序》)。然有时失于村野。《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行路难》、《春日山行》等也是传世佳作。曾自编其诗为《西岳集》。卒后,门人昙域编集其诗文约一千篇为《禅月集》,《郡斋读书志》卷一八著录为三十卷,有散佚。传世有明人重刊南宋本《禅月集》二十五卷(又补遗一卷)等。《全唐诗》存诗十二卷,《全唐诗补编》补十一首又六句;《全唐文》存文四篇。事迹见《宋高僧传》卷三〇、《图画见闻志》卷二、《唐才子传校笺》卷一〇。

猜你喜欢

  • 星残萤共映,叶落鸟惊飞

    【介绍】:赵嘏《晓发》诗颈联。二句描绘出一幅深秋夜景图。出句渲染残星明灭与萤光共映的凄清氛围。对句写中夜叶落、宿鸟惊飞情景。二句一写静景,一写动景,动静映衬,相资为美。

  • 戴容州

    【介绍】:见戴叔伦。

  • 散材

    见“散木”。

  • 任公叔

    【介绍】:乐安(今浙江仙居)人,大历十二年(777)进士。曾入幽州节度使刘济幕,历郎吏、刺史等职。《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1首。

  • 哭单父梁洽少府

    【介绍】:高适作。见《哭单父梁九少府》。

  • 法琳

    【生卒】:572—640【介绍】:唐代高僧。俗姓陈。颍川(治今河南许昌)人。寓居襄阳。少出家于荆州青溪玉泉寺。隋末入关。唐武德初,住京师济法寺。武德四年(621),以太史令傅奕上表请废佛,作《破邪论》

  • 同冠峡

    地名。在今广东省阳山县西北部。韩愈贞元十九年(803)贬阳山时,有《同冠峡》诗。

  • 何鸾

    【介绍】:自景龙初至开元中历官监察御史、太常少卿、太子右庶子、中书舍人等职。《全唐诗》录其开元十一年所作《祭汾阴乐章》诗1首。

  • 李商隐研究论集(19491997)

    王蒙、刘学锴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66.6万字。本书选辑建国后数十位李商隐研究专家的论文58篇,其中,王蒙《李商隐的挑战》为代序,刘学锴《〈李商隐开成末南游江乡说再辨正〉补正》附

  • 匈奴

    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秦汉时称匈奴,又称胡。在历史上先后还有鬼方、混夷、猃狁、山戎之称。曾在各个朝代对中央政权形成威胁。亦泛指北方外族敌人。李峤《城》:“何辞一万里,边徼捍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