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纪事
四卷。清国长森撰。国长森,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迹未详。六合居金陵之北,乃江北一巨镇。该书记载太平天国的情况,共四卷:卷一《防剿始末》、卷二《失守情节》、卷三《殉难纪略》、卷四《见闻杂志》。是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但作者对太平天国多有污蔑之词。
四卷。清国长森撰。国长森,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迹未详。六合居金陵之北,乃江北一巨镇。该书记载太平天国的情况,共四卷:卷一《防剿始末》、卷二《失守情节》、卷三《殉难纪略》、卷四《见闻杂志》。是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但作者对太平天国多有污蔑之词。
一卷。宋周必大(详见《玉堂杂记》)撰。是书为其论诗之语凡四十六条。原载《平园集》中,由后人抄出另行。周必大学问博洽,熟于掌故,所论多依据于考证,如王禹称不知贡举一条及刘禹锡淮阴行一条,陆游说苏轼诗一条
十九卷。清张伯行(1651-1725)编辑。张伯行,字孝先,号敬庵,一号恕斋。仪封(今河南兰考县)人。康熙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康熙曾称其操守为天下第一清官,专治程朱理学,汇刻《正谊堂丛书》,著有《困学
二卷。宋饶节(生卒年不详)撰。饶节,字德操,抚州(今江西临川县)人。曾为曾布门客,后与布书论新法不合,乃削发为僧,更名如璧,挂锡灵隐寺。晚主襄阳之天宁寺。曾作偈语云“闲携经卷倚松立,试问客从何处来。”
① 一卷。题云缺名。是书文凡九条,多伪脱。其中“天子行孝,则景星见”条,《御览》所引“孝”下有“德”字。“王者还嫌别微,殊跺贱,抑骄臣,息乱子,则屏性为之明以润,章大也”条,《御览》所引“润”字下尚有
六卷。南朝陈徐陵(507-583)撰。清吴兆宜(约1672前后在世)笺注。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徐摛子。八岁能文,十三岁通老庄,其诗文与庾信齐名,号“徐庾体”。入陈,历任尚书左仆射、丹阳
二卷。明王恕(1416-1508)撰。恕字宗贯,号介庵,谥端毅,为明代理学家,为学朴实,大抵推之实施而以于心为安者为足。陕西三原人。正统十三年(1458)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明史》有传。王恕于弘治十
二卷。不著作者姓名。此传奇共二十五出。其情节大略为:西汉周勃平定三十六国,封为安定王。天子寿诞时,王母娘娘自天而降,给天子送来蟠桃。时值周勃夫妇八十双寿,天子即把蟠桃赐给周勃。此剧乃祝寿词的连缀,假借
五十卷。宋曾巩(1019-1083)撰。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少时聪颖,读书即成诵,十二岁作六论,援笔立成,深受欧阳修赏识。嘉祐二年(1057)与苏
一卷。清王楚堂(1770-1839)自编。楚堂字授方,号云榭,晚年自号云翁,浙江仁和人。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历任甘肃罗平知县,宁夏同知,福州、邵武、泉州知府,云南布政使,大理寺卿,仓均侍郎等官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以道观言而天下之君正,以道观分而君臣之义明,以道观能而天下之官治,以道泛观而万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