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蝴蝶花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别名。见《常用新医疗法手册》。即上迎香。见该条。
润燥法之一。治疗大肠燥热而便秘的方法。患者大便干结、口臭唇疮、面赤、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滑实,用麻仁丸。
骨名。即足外踝骨。详核骨条。
指发痧时腿弯、肘弯上下怒张的静脉,呈深青、紫色或深红色。系痧症显现于体表的一种标志。《痧胀玉衡》:“痧筋有现有微现,有乍隐乍现,有伏而不现。痧筋之现者。毒入血分者多;乍隐乍现者,毒入气分者多;伏而不现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五脏镜源》4卷、《病源手镜》1卷,均佚。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即土栗。详该条。
【介绍】:见朱天璧条。
【介绍】:见郑瀚条。
病名。见清·黄岩《眼科纂要》。即旋螺突起。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