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青岛中草药手册》。为牛角之别名,详该条。
见伤寒心镜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九里香之别名,详该条。
参见痘疹金镜录条。
正骨手法。《伤科汇纂》卷五:“夫颌颏脱下,令患人坐定,用手揉脸百十遍,将患人口张开,医者以两手托住下颏,用左右大指,入患人口内,将大牙揿住,用力往下一揿,复往里送上,即入臼矣。随用绢带兜颏于顶上,半时
证名。为唇干枯之候。《灵枢·寒热病》:“肌寒热者,肌痛,毛发焦而唇槁腊,不得汗。”
病位在内的疾病,用内服药消除之。《素问·五常政大论》:“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
书名。一名《蜀本草》。20卷。后蜀·韩保昇等撰。据《嘉祐补注本草》所引书传称:“韩保昇等与诸医工,取《唐本草》并《图经》(指《新修本草》中图经部分)相参校正,更加删定。”已佚。
书名。即宋·陈文中所撰《小儿病源方论》与《小儿痘疹方论》的合刊本。参见各该条。
皮肤针之一种。因针柄一端集针五枚形如梅花,故名。参见皮肤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