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肺疳。见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鸡骨香之别名,详该条。
见《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即大健脾丸,见该条。
见《广西民间常用草药》。为荷苞花之别名,详该条。
即上骱手法。是应用手的技巧,将脱臼之骨关节恢复其原位。详见上骱手法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即钩藤,详该条。
病证名。指内有积热,外中热邪所致的泄泻。《症因脉治》卷四:“中热泻之症,发热口渴,唇干齿燥,面赤烦躁,小便赤涩,小腹中一汛即泻,一泻即止,少顷复痛复泻,肛门如火,粪色多黄。”脉浮数者热在表,宜柴葛芩连
《类证活人书》卷四方。熟地黄五两,山萸肉、山药各三两,茯苓、泽泻、牡丹皮、芍药、地骨皮、龟板各二两,黄柏、知母、青蒿、五味子各一两二钱半,牛膝、杜仲各一两五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三至五钱,早空心白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天枢,见该条。
即紫金锭,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