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赤水玄珠·呕吐哕门》。又称呕苦。详该条。
证名。指脚底肌肤、筋脉着地作痛。《素问·藏气法时论》:“脾病者,身重,善肌,肉萎,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多由脾病湿盛所致。本证可见于痿、痹、脚气等病证。
证名。指房室过度伤肾所致的失血。《不居集》卷十三:“肾经失血:肾主五液,因房劳而动血者,出于肾。”其症多伴见气喘咳嗽。或呕吐痰涎,面红,骨蒸盗汗,咽干,烦躁。甚者大吐大衄,失血不止,四肢厥冷,小便不利
病名。见《伤科汇纂》卷六。即肩关节脱臼。详肩胛骨出条。
口唇反卷、口张气直、口如鱼口、颤摇不定、口不复闭等,均属危重证候。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秋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元代医生。安徽怀远人。参见朱肯堂条。
病名。见《张氏医通》卷八。本病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白睛常暴露于外,遭受外邪侵袭,以致干涩少津,红赤肿痛,甚至黑睛生翳,危害视力。相当于今之兔眼症。参见暴露赤眼生翳条。
见内经评文条。
经脉生理特点。出《灵枢·根结》。厥阴是阴经之里,故为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