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时毒,见该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翠云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即阴挺。详该条。
即二母宁嗽汤作蜜丸。治证同。见二母宁嗽汤条。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钩藤。详该条。
病证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乳结核。见该条。
病名。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即小儿疳眼,详该条。
是指针刺时,患者发生组织或器官损伤等异常情况。《灵枢·九针十二原》:“夺阴者死,夺阳者狂,针害毕矣。”由于针刺治疗时选用的针具不当或有损伤,或操作手法粗猛,过深过重,可造成胀痛久留不退,或局部血肿;如
证名。指筋脉拘急,肌肉有沉重、麻木感觉。《素问·至真要大论》:“筋肉拘苛。”王冰注:“拘,急也;苛,重也。”《类经·运气类》:“筋肉得寒则为急为痹,故筋急肉苛。”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指小儿疮疡之由胎毒形成者。古人认为系因孕母恣食辛、热、煎、炒,或七情内火妄动,热毒传于胎中,致儿生后发为疮疡肿毒。治宜清热解毒。用五味消毒饮、仙人活命饮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