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农本草经》。为鹿角胶之别名,详该条。
指脾经邪热炽盛的病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病苦足寒胫热,腹胀满,烦扰不得卧,名曰脾实热也。”《太平圣惠方》卷五:“夫脾实则生热,热则阳气盛,阳气盛则心胸烦闷,唇口干焦,身热颊疼,体重不能转侧,语
见广州军区空军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丁公藤之别名,详该条。
明代官名。为生药库中仅次于大使的官职,协助大使主管生药库事务。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栝楼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家。字德徵,号石峰子。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年轻时学儒后改学医,参加官试,屡次优良,先在太医院任吏目,1534年升为御医,1540年再升为院判,后来因母亲年老而辞职。著有《医学统旨》。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又名脐痈毒。生于脐中之痈肿,系由心脾湿热火毒流入小肠经,或脐部搔抓染毒而成。症见脐部肿突,皮色或红或白,红则清解,以外痈治之;若色白宜隔蒜灸之;初起服仙方活命饮加升麻;便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二十七。即脚发。见该条。
气功术语。练功不当而导致的一类失常现象。见偏差条。
【介绍】:宋代人。著有《混俗颐生录》二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