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慢惊风

慢惊风

出《太平圣惠方》。又名天吊风惊风的一种证型。大多出现于大病、久病之后,但也有因小儿体弱,一病就成慢惊者。临床以发病缓慢,无热,抽搐时发时止,缓而无力为其特点。《证治准绳·幼科》:“慢惊之候,或吐或泻,涎呜微喘,眼开神缓,睡则露睛,惊跳搐搦,乍发乍静,或身热,或身冷,或四肢热,或口鼻冷气,面色淡白淡青,眉唇间或青黯,其脉沉迟散缓。盖由急惊过用寒凉,或转太骤,传变成之。”治以培补元气,温运脾胃为主。可用逐寒荡惊汤(《福幼新编》:胡椒、炮姜、肉桂丁香灶心土)或六君子汤加全蝎木香白附子南星。如脾虚肝旺,惊搐频作,宜健脾平肝,用缓肝理脾汤(即异功散桂枝白芍扁豆山药)。但也有久病伤阴虚风内动者,宜滋阴镇静,用阿胶鸡子黄汤(《通俗伤寒论》:阿胶、白芍、石决明、双勾藤,生地、炙甘草茯神鸡子黄络石藤牡蛎)。

猜你喜欢

  • 木五加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枫荷梨之别名,详该条。

  • 政和圣济总录

    见圣济总录条。

  • 带脉病

    证名。指带脉不和出现的病症。《素问·痿论》:“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脉经》卷二:“带脉左右绕脐腹腰脊痛,冲阴股也。”《杂病源流犀烛·带脉病源流》:“中分不运,必病腹满。阴阳两虚

  • 蓝藤

    见《湖南野生植物》。为昆明鸡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 审视瑶函

    眼科著作。一名《眼科大全》、《傅氏眼科审视瑶函》。6卷,卷首1卷。明·傅仁宇撰。刊于1644年。卷首载眼科名医医案、五轮八廓及运气论;卷1~2总论眼科生理及证治大要;卷3~6将眼科病分为108症作了较

  • 摩诃衍

    【介绍】:见马哈也那条。

  • 邪火

    同火邪。详该条。

  • 肝中寒证

    证名。指肝受寒邪所致的病证。《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脏中寒证》:“肝中寒之状,其人洒洒恶寒

  • 心胃火燔

    心营热盛,又兼胃火铄津所致。症见高热,烦渴,心神不安,舌绛而中心干燥等。《温热论》:“再舌绛而中心干者,乃心胃火燔,劫铄津液。”治宜清气凉营。

  • 病证名。《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障,遮蔽也。”指障碍视力之眼疾。一般将其归纳为外障、内障两大类。外障在睛外遮暗;内障在睛里昏暗。详外障、内障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