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扶突

扶突

经穴名。代号LI18。出《灵枢·本输》。别名水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颈外侧,喉结旁开3寸,胸锁乳突肌后缘处;或于人迎穴后1.5寸处取穴(《针灸甲乙经》)。另说“在气舍后一寸半”《(千金要方》);“在颈,当曲颊同身寸之一寸,人迎后”(《素问·气府论》王冰注)。布有耳大神经、颈皮神经、枕小神经及副神经;深层内侧有颈升动、静脉。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吞咽困难,暴喑,瘿气瘰疬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猜你喜欢

  • 膺中

    体表部位名。胸前两旁高处。《灵枢·本输》:“足阳明,侠喉之动脉也,其腧在膺中。”

  • 伤寒平议

    见六译馆医学从书条。

  • 神效天麻汤

    《卫生宝鉴》卷九方。胡麻半升,天麻二两,乳香七钱半。为末,每服五钱匕,茶水调下,日三次。治疠风。

  • 人尿白

    见《四川中药志》。即人中白,详该条。

  • 耳骨

    即解部学的听小骨。有槌骨、砧骨、镫骨,左右合计共六块。详各条。

  • 粘膝

    病证名。见《疡医准绳》卷六。是患肢呈现屈曲、内收、内旋畸型症状的概况。原载于《永类钤方》。即髋关节后脱位证候之一。详胯骨出条。

  • 蚶子壳

    见《本草蒙筌》。为瓦楞子之别名,详该条。

  • 膹郁

    指呼吸急促,胸部满闷。《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气膹郁,皆属于肺。”《内经知要》卷下:“膹者,喘急上逆;郁者,否塞不通。肺主气,气有余者,本经自伏之火,气不足者,则火邪乘之;虚实之分,极易淆误,所当精

  • 药膳

    用药料作膳食的一类。是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中药与相应的食物原料相配,采用独特的加工烹调技术制作的食品,并具有预防、治疗及保健作用者。药膳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其主要特点是将防治用药融汇于饮食生活之中

  • 毛耸

    证名。指毫毛耸然直竖。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