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暑热证

暑热证

病证名。婴幼儿时期特有的疾病。出叶天士幼科要略》。多见于三岁以下的小儿,临床以长期发热不退,口渴多饮,多尿,少汗等为主要症状。因其发病都在夏季,又无一般常见暑温病的发病规律,病程中无其他合并症发生,至秋凉后,发热及其他症状随之消退,故又名小儿夏季热。主要是由患儿平素体质较弱,不能适应外界酷热的气候环境,从而冒受暑气,熏蒸肺胃之经所致。肺受暑气,失其正常生理,故见发热,汗闭;暑气在内,耗伤胃津液,所以口渴而喜多饮;暑必伤气气虚下陷,不能化水为津液,遂致水液下趋,而为小便清长而多;汗与尿液,同属于阴,异物而同源,故汗闭则尿液多,尿多则津液伤,津伤则必多饮以解渴,此为暑渴症汗闭,发热,多饮,多尿的一般病机。治以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为主,用人参白虎汤,或王氏清暑清气汤;久病阴虚者,用六味地黄汤生脉散

猜你喜欢

  • 毒火喉

    病名。指梅毒性咽炎、喉炎。《喉科金钥》卷上:“杨梅结毒,妄投丹药,伤人脏腑,药毒上攻,咽喉腐败,年久月深,患成天空,鼻孔塌陷。”参见天空条。

  • 寒痹白喉

    病名。《喉科种福》卷五:“又有白骨横于喉向者,其痛异常,此中寒喉痹,阴火上蒸精垢,结而成块,坚白如骨,外观恶寒,嗜卧不渴,懒言、舌滑而冷诸阴证。阴气复逼喉间,清涎成流而出。”治宜用黄芪15克、法夏4.

  • 白红菜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番杏之别名,详该条。

  • 三叉蕨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蕨之别名,详该条。

  • 自复

    疫病后期,不因劳复、食复等因素,而由于病邪未尽而复发者,称“自复”。见《温疫论》下卷:“若无故自复者,以伏邪未尽,此名自复。当问前得某证,所发亦某证,稍与前药,以撤其余邪,自然获愈。”

  • 解剖部位名。即关节。《释名》:“轮,纶也,言车轮周匝也。”古人以周转活动的东西,都可借用称轮。人身能周旋轮转的关节,也借以称为轮。

  • 羊痫疯

    痫的俗称。详该条。

  • 医略稿

    书名。67卷。清·蒋宝素撰。刊于1850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医略》87卷(每卷各论1病)旧稿中的一部分,因余卷散失,故仅刊67卷。此书论述内科疾病67种,偏重于引录历代各家学说,具有资料汇编性质。本书

  • 八达

    八方。《素问·上古天真论》:“视听八达之外。”

  • 阳燧

    指古时用铜质制成的凹面镜,用以聚集日光,点燃艾炷施灸。《本草纲目》:“阳燧,火镜也。以铜铸成,其面凹,摩热向日,以艾承之,则得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