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太素诊络篇补证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小儿生下遍身肌厚,肉色通红,满月以后,渐渐消瘦,白睛粉红色,五心热,大便难,时时吐涎。多由在胎时,母食甘肥,湿热太过,深入胞中,以致形质虚肥。治宜清泄湿热。用大连翘饮加减。
【介绍】:元代医官。休宁(今安徽休宁)人。原以儒为业,兼通医药,后任浙江省太医提举。上召治疾愈,以疗效高而知名南北。有“好人程太医”之称。
见《草药手册》。为白果叶之别名,详该条。
即八髎。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蒴藋之别名,详该条。
见外科证治全生集条。
即黑燥厚苔边红舌。舌色纯红,中心黑厚而干,形似小舌。为邪热结于里之象,宜攻下泄热(见《伤寒金镜录》)。
病名。见《疡科心得集》卷下。疥疮之继发感染化脓者。证治参见疥疮及脓疥条。
【介绍】:宋代医生。字明远。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精通医术。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瓜子金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