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指五脏及膏肓之十二个原穴。即肺之原太渊,左右各一;心之原大陵,左右各一;脾之原太白,左右各一;肾之原太溪,左右各一;肝之原太冲,左右各一;膏之原鸠尾;肓之原脖胦(气海)。“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即眩晕。详该条。
见不谢方条。
儿科医案著作。上、下两篇。宋·钱乙原作,近人张山雷疏注,何光华参补。本书先由张山雷氏将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所录的儿科医案23则及医案中所用的方剂加以注释,后由何光华氏补入万全、缪仲醇、江瓘、喻昌等人
【介绍】:见曾若虚条。
指纹弯向大指旁,主痰热(见《医宗金鑑·幼科杂病心法要诀》)。
病证名。《景岳全书》卷二十七:“白睛红膜如伞纸者,此气滞血凝热证。”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少林内功》。单掌用力向前伸出,旋臂翻掌握拳后,徐徐拉回至胁旁,两手交替进行。
见《中药志》,为龙胆地丁之别名,详该条。
孕育在母体内初期发育的幼体。详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