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志》。为荆芥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肿胀。详该条。
证名。出《外科启玄》卷二。即护场。见该条。
出《新修本草》。为瓦松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红根草之别名,详该条。
解剖学名称。指咽喉。《灵枢·经脉篇》:“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之气,下络喉嗌。”参见咽喉、嗌、咽等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二。即脑疽。见该条。
涎的别名。俗称口水。参涎条。
证名。见《类证治裁·哮症论治》。指因寒邪、郁热、暑热、水饮、胶痰等实邪所致的哮吼。因所感病邪与症状表现的不同,治疗有散寒宣肺、涤痰化饮、清热降气等法。详冷哮、热哮、水哮、痰哮等条。
方书名。又名《济世全生指迷方》。3卷。宋·王贶撰于12世纪初。明代以后原书失传。今本4卷,系编《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辑出后改编而成。卷1为诊脉法;卷2~4为寒证、热证、风湿、疟疾、痹证、劳伤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