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火喘

火喘

病证名。见《医林绳墨·喘》。又名火炎上喘,或火炎肺胃喘。指火热上逼,气粗而盛的气喘。《丹溪心法·喘》:“戴云:火炎上喘者,乍进乍退,得食则减,食已则喘。”本证多因胃有实火,膈有稠痰,痰火上冲,肺气不降所致。治宜清火涤痰清肃肺气为主。方如导痰汤、白虎汤加枳壳黄芩、瓜蒌仁等药。火喘亦有因冲脉之火上逆而作者。《东医宝鉴·喘》:“平居则气平和,行动则气促而喘者,是冲脉之火上攻也。”参见热喘阴虚喘真元耗损喘条。

猜你喜欢

  • 杨璇

    【介绍】:见吕田条。

  • 袁班

    【介绍】:明末医家。字体庵。江苏高邮人。二十岁始闭户十年研读医书,遂精其术,尤善脉诊,治商多奇中,有“江北名医”之称。如州人王曰潘患寒疾,昏不知人,家人已准备后事。适班过,诊视之,以药灌入口中得活,遂

  • 火嗽

    病证名。指火盛犯肺引起的咳嗽。又称火热嗽、火咳。《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火嗽,火热嗽也。其脉洪数,必兼面赤,烦渴引饮,有声痰少。或由肺家积热,宜清肺饮;或由伤寒潮热,痰盛,胸胁痛,宜柴胡枳桔

  • 棕鱼

    见《本草纲目》。为棕榈花之别名,详该条。

  • 晚嫁难产

    病名。清·汪嘉谟《胎产辑萃》:“三十后适人者,谓之晚嫁。盖少嫁则筋骨软,故产门易开;晚嫁则筋骨坚强,所以难产。”临月可服苧麻根饮(苧根、人参、陈皮、生地、炙草、乌梅肉,水煎服)。

  • 冷吐

    即脾胃虚寒吐,详该条。参寒吐条。

  • 葡萄形内痔

    病名。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指多个内痔状如葡萄者。粘膜表面薄嫩,颜色鲜红,便时常有血出。宜结扎或手术治疗。

  • 脾风

    证候名。①脾经风邪。《素问·风论》:“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②肝传脾之病,肝为风木,故名。《素问·玉机真脏论》:“肝传之脾,病名脾风。发瘅,腹

  • 异气

    即疫疠之气。见疠、戾气各条。

  • 三阴

    推拿穴位名。位于右眼胞。《幼科推拿秘书·穴象手法》:“三阴:右眼胞。”《幼科推拿秘书·赋歌论诀秘旨》:“又若三阴三阳虚肿,心有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