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玄府。详该条。
【介绍】:见石震条。
五疳之一。又名肥疳、食疳、奶疳。是疳疾中的最基本证候。由脾经蕴郁湿热所致。《古今医鉴》:“疳在脾,则面黄身热,腹胀肚大,好吃泥土,水谷不消,泄下酸臭,困睡,减食,消瘦。”有时吐泻,夹有蛔虫等。治以攻积
练功方法名。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两足分开比肩略宽,两手撑腰,拇指点压脊旁痛点,稳缓地左右转动上体。适用于腰部疾患。
病证名。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闷通“闭”。详淋闭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医学原始》名阴郄。即长强,见该条。
见许氏幼科七种条。
药物学著作。简称《证类本草》。31卷。宋·唐慎微约撰于十一世纪末。1108年(大观二年)刊印时由艾晟补入陈承《本草别说》的内容,称为《经史证类大观本草》。1116年(政和六年),曹孝忠等重行校刊合并为
见《贵州草药》。为大肺筋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地菍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