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安徽中草药》。为狼尾巴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其形如栗子。”相当于痔核之颜色紫红深暗者。
人体部位名。《伤科补要》卷二:“凡人手指有三骱。”即指关节。
即白散,见该条。
病证名。喘,指喘嗽;胀,指腹部及肌肤肿胀。喘与胀在病理机制上常互为因果,其关键在于肺、脾机能的异常。《证治准绳·幼科》:“凡喘嗽之证,若小便不利,则必生胀,胀则必生喘。要分标本先后,先喘而后胀者主于肺
见《西藏常用中草药》。为翼首草之藏语名,详该条。
见成都中医学院等《常用草药治疗手册》。为薏苡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即水黄连,详该条。
病名。出《秘传外科方》卷九。即中发背,见该条。
书名。2卷。清·傅山撰。原系抄本,至1827年始有刊本。本书以内科杂病证治为主,分伤寒、火症、郁结等23门,每门分列病证,先论后方,末附杂方、小儿科及女科等,其中女科内容,多系《傅青主女科》所未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