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吴仪洛条。
见《青海药材》。为车前草之别名,详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为低级官员,共2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参见太医院条。
【介绍】:隋代医家。撰《崔氏食经》4卷。《医心方》、《证类本草》等多引用。
见《丹溪心法》卷二。即紫菀散第五方。见紫菀散条。
呼、笑、歌、哭、呻五种声音,与五脏相关系。如肝,在声为呼;心,在声为笑;脾,在声为歌;肺,在声为哭;肾,在声为呻(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练功方法。出《易筋经》。有三势:①第一势:取立位,两足分开,两手徐徐上提至胸前成捧球状。《易筋经》:“定心息气,身体立定,两手如拱,心存静极。”②第二势:两手分开,向两侧推移成侧平举状。《易筋经》:“
见《陕西中草药》。即竹根七,详该条。
见古愚山房方书三种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指小儿因肠胃脆弱,用药失当,不胜药势,造成吐泻不止,烦躁顿乏的证候。《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脾胃怯弱,脏腑嫩软,气血未壮,因服药不胜其味之毒,致烦躁闷乱,或口舌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