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水苦荬之别名,详该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蕨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即骨折。详该条。
即清暑益气汤第二方作水丸。治证同。见清暑益气汤条。
药物学著作。简称《证类本草》。31卷。宋·唐慎微约撰于十一世纪末。1108年(大观二年)刊印时由艾晟补入陈承《本草别说》的内容,称为《经史证类大观本草》。1116年(政和六年),曹孝忠等重行校刊合并为
见《广东中草药》。为油柑叶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仅有一个外口和内口在齿线以下,且管道分支少,走行较浅的肛漏。参见肛漏条。
见阴郄条。
【介绍】:见张筱衫条。
指生机潜伏闭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三月,此谓闭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