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又名瞳神缺陷、瞳神干缺。常由肝肾亏损,虚火上炎引起。多因瞳神缩小失治,黄仁与其后黄精部分或全部粘附所致。证见“金井不圆,上下东西如锯齿,缺参差”(《银海精微》),或如梅
病名。指肺部发生的痈疡。《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一名肺雍。多由外感风热邪毒,或风寒化热蕴肺,肺受热灼,热壅血
见《分类草药性》。即丝瓜皮,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石上柏之别名,详该条。
见《内蒙古中草药》。为卡密之别名,详该条。
灾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灾眚时至。”
证名。见《丹溪心法》。一作杂。俗称心嘈。《医学正传·嘈杂嗳气》:“夫嘈杂之为证也,似饥不饥,似痛不痛,而有懊憹不自宁之状者是也。”有火、痰、酸水浸心作嘈、气郁胸膈作嘈及蛔虫作嘈之分。因火所致嘈杂者,兼
见《履岩本草》。为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髋关节脱臼。详胯骨出条。
见《类证治裁》卷二。即五味子汤第一方。见五味子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