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哮喘

哮喘

病名。①哮证喘证的合称。哮,主要指呼吸气急而喉间有痰鸣声。喘,主要指呼吸迫促。哮与喘在发作严重时均可见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等症。哮常并见喘,而喘则未必见哮。《医学正传·哮喘》:“大抵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夫喘促喉中如水鸡声者,谓之哮;气促而连属不能以息者,谓之喘。”详哮证、喘证条。②指哮证。见《丹溪心法·哮喘》。因哮证发作时常兼见喘逆气急,故习称哮喘。《景岳全书·喘促》:“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凡哮喘证,一般有发作时,有间歇时,发作时则喘息气促或喉有痰声,间歇时,则喘平,呼吸如常。哮喘危症多难治。《证治汇补·喘病章》:“发汗如油,汗出如珠,抬肩撷肚,直视澹语,鼻扇口开,及胸前高起,脉络散张,手足厥冷,脉散及数者死。”参见哮证、喘证条。

猜你喜欢

  • 人参截疟饮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方。人参、白术、茯苓、当归、青皮、厚朴、柴胡、黄芩、知母、酒常山、草果、醋鳖甲各八分,肉桂、甘草各三分,生姜三片,大枣三枚,乌梅一枚,桃仁七粒。水煎露一夜,五更空腹服,渣

  • 孙兆山栀散

    《证治准绳·伤寒》帙六方。牡丹皮、栀子仁、黄芩、大黄、麻黄各二钱半,木香五分。为粗末,水煎服。治热毒炎盛,偏身发斑,甚者发疮如豌豆。

  • 蓝矾

    见《中药材手册》。为胆矾之别名,详该条。

  • 头风眩运

    病证名。指眩运因风痰结聚胸中,壅遏清阳所致者。《医碥·眩晕》:“痰涎随风火上壅,浊阴干于清阳也,故头风眩晕者多痰涎。”《儒门事亲·风门》:“凡头风眩运,手足麻痹,胃脘发痛,心腹满闷,按如水声,可用独圣

  • 崔真人脉诀详解

    见医灯续焰条。

  • 玄武版

    见《四川中药志》。为龟板之处方名,详该条。

  • 肺热叶焦

    指肺脏被郁热长期熏灼而发生痿证的病机。《素问·痿论》:“肺热叶焦,发为痿蹙。”病变有两种:①肺痿。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治宜清燥救肺。②手足痿弱。以皮毛、肌肉枯萎,四肢无力、不能举动为主症。参见痿条。

  • 肺热痿软

    证名。又名肺热痿。多因郁火克金,肺热叶焦,或肾火上炎所致。《症因脉治》卷三:“肺热痿软之症,皮肤干揭,上则喘咳,下则挛拳。此《内经》肺热成痿之症也。”治宜滋肾清肺。肾火上炎,可用知柏天地煎,玄武胶为丸

  • 风拳势

    练功方法之一。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两足并立,迅速蹲下,不要起踵,同时握拳屈肘,并肘并拳挟于胸股之间,以两膝反弹之力起立,同时两拳翻转,拳心朝下,向两侧弹出,再迅速蹲下如初,反复行之。

  • 牙蜞风

    病名。见《奇效良方》卷六十一。《咽喉经验秘传》:“牙痈一名牙蜞风。初起有小块,生于根肉上,或上或下,或内或外,其状高硬。”即牙痈。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