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备急千金要方》。即云母,详该条。
病名。痰饮之一。因饮邪伏匿于体内,或留饮去而不尽,潜伏为患。《金匮要略·痰饮病脉证并治》:“膈上病痰,满喘,咳唾,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治宜化饮逐邪,扶正固本。方用
见《文山中草药》。为雾水葛之别名,详该条。
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即小产,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东阳(今浙江东阳)人。精通针法,曾用针术救活义乌县令心痛垂死症。
见清·赵楷《百草镜》。为桂丁之别名,详桂丁条。
指针刺前,将针置于机体近处暖热后再予针刺。《针灸聚英》引《素问遗篇注》:“毫针于人近体,暖针至温,又曰著身温之。”意同口温,今已废用。
出《海上名方》。即地椒,详该条。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胎前吞酸。详该条。
出《神仙服食经》。即车前子,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