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便黄赤

小便黄赤

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小便颜色较正常时黄,甚至带红色,有寒热虚实之辨。《杂病源流犀烛》卷七:“小便黄赤,实热病也。凡脏腑皆能为之,而下焦更甚。经曰:肝热病者,小便先黄。宜火府丹。又曰:胃气盛,则身以前皆热,消谷善饥,溺色黄。宜凉胃汤。此二条言肝胃有实热,故黄赤也。又曰肺气虚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宜加味补中益气汤。又曰冬脉不及,令人清脊痛,小便变。宜温肾汤。此二条言肺肾虚寒,故黄赤也。……又曰: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宜加味补中益气汤。此一条言脾家虚,故黄赤也。又曰:小便黄者,小腹中有热也。此则言下焦之热,不可不清之利之者,宜四苓散。然下焦之热,岂但是哉,或由肾虚有火,宜补阴丸;或由膀胱蓄热,宜葵子汤;亦或由小肠燥结,宜赤茯苓汤。固当分别治之。”如肝热溺赤,尿频涩痛,时觉凛凛,或发寒热,宜龙荟丸;阴虚火旺而溺赤者,咽干口燥,口舌碎痛,心烦失眠,舌红,脉细数,宜黄连阿胶汤肾气虚寒,小便赤,足胫逆冷,脉涩,宜附子四逆汤黄疸泄泻鼓胀水肿多汗热淋等,小便皆可见黄赤,详各条。

猜你喜欢

  • 产后痹证

    病证名。因产后气血大虚,腠理不固,风寒湿邪乘虚袭入肌肤、经络、关节所致。以痛痹、行痹较为多见。治宜扶正为主,佐以祛邪。方用荆防四物汤随证加减。产后痹证,正气甚虚,切不可过用辛燥之药。

  • 夭色

    即恶色。详该条。

  • 手太阳穴

    经外奇穴名。①《千金要方》:“手太阳穴,手小指端。灸随年壮,治黄疸。”②《千金翼方》:“鼻中拥塞,针手太阳,入三分,在小指外侧后一寸白肉际宛宛中。”位于手小指尺侧缘,平指尖后1寸处。主治鼻塞。直刺0.

  • 汇通派

    中西医汇通派的简称。详见该条。

  • 妊娠脏躁

    病名。亦名孕悲。多由于孕后血聚养胎,阴虚血少津亏,五脏失于濡养,或心气虚,热乘心脾及肝气抑郁所致。清·阎纯玺《胎产心法》:“妊娠脏躁,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凭,数欠伸。盖肺志为悲,胎热火炎,肺不自持,故

  • 经络学说

    中医术语。用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指导临床实践的基础理论之一。来源于医疗实践。其形成和发展,与针灸、推拿、气功等的应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针灸学术的理论核心。从文

  • 大肠筋

    推拿穴位名。见《幼科推拿秘书》。即大肠经。见该条。

  • 烧肾散

    《卫生宝鉴》卷十方。炮附子、川椒(去目)、磁石(醋淬)各一两。为末,用猪肾一个细切,葱、薤白各一分,入药末一钱,盐一字,和匀,用湿纸裹,在灰火内煨熟,空腹细嚼,酒调稀粥送下。治耳聋。

  • 胞轮振跳

    病证名。指眼睑不自主跳动的证候。见康维恂《眼科菁华录》卷上。又名睥轮振跳、目瞤,俗称眼皮跳、眼眉跳。常由风热外袭,入侵经络,或气血衰弱,筋脉失养,血虚生风所致。本症眼睑振跳,或稀或频,患者不能自制,日

  • 五窍出血

    证名。《嵩崖尊生书》卷八:“五窍出血,耳目口鼻一齐出血,药不及煎,死在顷刻,先将水当面喷几口,急分开头发,用粗纸数层蘸醋令透,搭在囟门,血即止,次用当归一两煎好,磨沉降香五钱,加童便服,血自归经,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