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草药图经条。
出《素问·皮部论》。少阳经之阳络。名枢持,详该条。
①理气法之一。即行散气滞,又称利气、通气。是治疗由气滞所产生的胸腹胀闷疼痛等病症的方法。如疏郁理气、和胃理气等均属行气法。详各条。②气功术语。《抱朴子内篇》卷八释滞:“初学行气,鼻中引气而闭之,阴以心
针灸体位。详见坐位条。
舌霉色中有黄苔,即灰黑黄苔。为湿热蕴阻中焦,宜清热祛湿(见《伤寒舌鉴》)。
出《救荒本草》。为胡枝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湿毒流注。详该条。
详新感条。
见《证治要诀类方》卷四。即五味子丸第一方之二,见五味子丸条。
【介绍】:清代医家。浙江绍兴人,世居杨汎桥。曾从王馥原学医,对温暑时症、虚劳及妇女经带,颇有心得经验,为当地名医,病人求治者甚多。平生推崇叶天士《临证指南》及程氏《医学心悟》二书。其医案后由曹炳章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