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穴位名。《幼科推拿秘书·穴象手法》:“鬼胀穴,在后腿肚旁。”
病名。痰饮之一。因饮邪伏匿于体内,或留饮去而不尽,潜伏为患。《金匮要略·痰饮病脉证并治》:“膈上病痰,满喘,咳唾,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治宜化饮逐邪,扶正固本。方用
见《福建中草药》。为麦斛之别名,详该条。
精、血、津、液等各种体液的通称,因均属阴分,故名。
《婴童百问》卷二方。硫黄、火硝、五灵脂、青皮、陈皮、半夏曲各等分。为细末,粟米糊为丸,麻子大,每服三丸,米饮送下。治小儿急惊,寒热吐泻,痰延壅盛。
【介绍】:见叶文龄条。
见国医百家条。
见《吉林中草药》。即冰凉花,详该条。
骨名。即髋骨。详该条。
【介绍】:见陶弘景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