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厥

气厥

厥证之一。指中气衰竭,或气机怫郁上逆而厥者。《景岳全书·厥逆》:“气厥之证有二,以气虚气实,皆能厥也。气虚卒倒者,必其形气索然,色清白,身微冷,脉微弱,此气脱证也。宜参、芪、归、术、地黄、枸杞、大补元煎之属,甚者以回阳饮、独参汤之类主之。气实而厥者,其形气愤然勃然,脉沉弦而滑,胸膈喘满,此气逆证也。《经》曰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即此类也。治宜以排气饮,或四磨饮,或八味顺气散苏合香丸之类,先顺其气,然后随其虚实而调理之。又若因怒伤气,逆气旋去而真气受损者,气本不实也。再若素多忧郁恐思而气怯气陷者,其虚尤可知也。若以此类而用行气开滞等剂,则误矣。”气厥亦称中气。《证治要诀·厥》:“气厥,即中气。”《丹溪心法·厥》:“气厥者,与中风相似,何以别之?风中身温,气中身冷。以八味顺气散或调气散。如有痰,以四七汤、导痰汤服之。”②病理名词。指气逆。《素问·气厥论》:“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衊瞑目,故得之气厥也。”参见厥证等条。

猜你喜欢

  • 尸咽喉

    病名,即尸咽。详该条。

  • 八蒸十变

    出《外台秘要》卷第三十五。详“大小蒸”条。

  • 天元纪大论

    《素问》篇名。本篇论述五运六气的一般规律,从太过、不及、平气的岁气变化,说明运气对宇宙万物的影响,因其用天干以纪地气,地支以纪天气。古人认为,天地运气是宇宙间万物的本元,此文专篇纪而论之,故名。

  • 净府汤

    《疡医大全》卷二十一方。柴胡、山楂、猪苓、茯苓、泽泻、莪术(醋炒)、三棱(醋炒)各一钱,黄芩、白术、半夏(姜汁炒)、人参各八分,胡黄连、甘草各三分。加姜、枣,水煎服。治小儿一切癖块,发热口干等症。

  • 杨梅青

    出《本草图经》。为空青之别名,详该条。

  • 肺与大肠俱虚

    证候名。《备急千金要方》:“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阳俱虚者,手太阳与阳明经俱虚也,病苦耳鸣嘈嘈,时妄见光明,情中不乐,或如恐怖,名曰肺与大肠俱虚也。”肺与大肠相表里,肺虚日久可致大肠虚寒,传导失司。《素

  • 息相

    养生方法之一。是指在思想宁静情况下,出现的深、长、柔、匀的呼吸,这是一种理想的呼吸形态。《安般守意经》中谓:“息有四事,一为风,二为气,三为息,四为喘,有声为风,无音为气,出入为息,气出入不尽为喘也。

  • 阴中之至阴

    指脾。《素问·金匮真言论》:“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谓以腹背二者分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肝、脾、肾三脏具在于腹,如以三脏分阴阳,则肾为阴中之阴,肝为阴中之阳,脾为阴中之至阴。

  • 草豆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为歪头菜之别名,详该条。

  • 胎气上逆

    病证名。因肾阴虚损,肝气偏盛,胎气上逆,上冲心胸。症见烦躁不安,甚则胁痛,喘急。参见子悬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