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本草图经》。为荠苨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伤科补要》卷二。即膝盖骨损断。详见该条。
见《药品化义》。为紫苏梗之简称,详该条。
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扁豆花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十五世纪【介绍】:明初医家。字处仁,浙江金华人。精于医术,研读很多古代医书,曾学医于名医朱震亨。1389年迁居安徽定远县。1406年参与并督管编修《永乐大典》中有关运气方面的内容。卒年八十四
见《四川中药志》。为龟板之处方名,详该条。
出《医宗金鉴》。即长针,见该条。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又作劳瘵。详该条。
《卫生宝鉴》卷十三方。当归、藁本各半两,乳香、没药各二钱,黄丹、黄蜡各二两,琥珀、白芨各二钱半,胆矾、粉霜各一钱,白胶香三两,清油一斤,木鳖子(去皮)五十个,巴豆(去皮)十五个,槐枝、柳枝各一百二十条
病证名。牙痛之因于胃经湿热内蕴者。用黄连温胆汤、甘露消毒丹等加减。参见痰毒牙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