疮肿诊法之一。见《外科精义》卷上。古人认为疮高而软者发于血脉,肿下而坚者发于筋骨,肉皮色不相辨者,发于骨髓。又初生疮之时,便觉壮热恶寒,拘急头痛,精神不宁,烦躁饮冷者,其患疮疽必深。若人虽患疮疽,起居
证名。见《医钞类编·肢体门》。即四支解堕。详该条。
足部踝骨以下各骨的统称。包括跗骨、跖骨、趾骨。详各条。
即小儿回春丹,见该条。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见《本草崇原》。为薏苡仁之别名,详该条。
借用五行学说中阐述火焰上炎的现象以比喻火邪致病时其病变有向上趋向的特点。《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如火热伤肺则见喘咳、咯血、鼻衄等症;火迫心神,则见头痛、呕吐、昏迷、谵妄等症;阴虚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即妊娠烦渴,详该条。
见《福建中草药》。又名韩信草、耳挖草、金茶匙、大力草、大叶半枝莲、顺经草、调羹草。为唇形科植物向天盏Scutellaria indica L.的全草。分布我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各地。辛、微苦,平。清热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朱砂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