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石香薷

石香薷

出《四声本草》。又名华荠苧痱子草。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Mosla chinensis Maxim.的全草。分布华东、中南及贵州等地。辛,微温。祛暑,解表,行气化湿,①治夏月感冒中暑呕吐泄泻,胃痛,小儿夏季热初期。煎服:9~15克。②治跌打瘀痛,疖肿,蛇、虫咬伤,捣敷;湿疹痱子,煎水洗。本品含挥发油,内含香荆芥酚、香荆芥酚乙酸酯、百里香酚、对聚伞花素、龙脑等。挥发油有利尿作用,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脑膜炎球菌以及炭疽、白喉、变形、绿脓、大肠伤寒痢疾等杆菌均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对流感病毒也能抑制。龙脑有发汗、兴奋、镇痉作用;香荆芥酚有抗菌、抗真菌、解除胃肠痉挛,增强胰蛋白酶活性,但浓度高因有刺激性,可引起呕吐。

猜你喜欢

  • 察翳法

    眼科检查方法之一。见《银海精微》。主要观察目翳发生的部位、形态、大小、色泽等,以助辨证与治疗。

  • 重发汗

    重,重复,已经发汗而再次用汗法治疗,称重发汗。《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此必两耳聋无所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巳,阴疼。”发汗过度则耗损津液或阳气,故

  • 悬裆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两足分开,屈膝半蹲,两手后伸,挺肘翘掌,四指并拢,拇指外分,两目平视。

  • 沙参儿

    见《中药志》。为银柴胡之别名,详该条。

  • 迎风冷泪

    病证名。见《古今医统》。多由肝肾两虚,精血亏耗所致。症见遇风则冷泪频流。治宜补益肝肾,可选用左归丸或菊睛丸酌加川芎、白芷、蕤仁、五味子等。

  • 舟楫之剂

    又称舟楫之药。某药在一个方中引导他药治上焦病证,有如船之载物上浮,故称。如桔梗、升麻之类,能引药上行达于高处。

  • 益气养血

    补法之一。又称补益气血、气血双补。治疗气血两虚证的方法。常用于脾胃亏损,肌肉消瘦,失血伤精,或胎产崩漏,月经不调而见气血两虚者,方用八珍汤等。

  • 郑承海

    【介绍】:清末医家。字青岩。歙县(今属安徽)人。为当地喉科名医郑宏绩之次子,郑承湘之弟,亦继家学,撰有《喉科杂证》一书,未见刊行。

  • 小颠茄

    ①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丁茄之别名。②出《生草药性备要》,为金扣钮之别名。各详该条。

  • 续素问钞

    见读素问钞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