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石香薷

石香薷

出《四声本草》。又名华荠苧痱子草。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Mosla chinensis Maxim.的全草。分布华东、中南及贵州等地。辛,微温。祛暑,解表,行气化湿,①治夏月感冒中暑呕吐泄泻,胃痛,小儿夏季热初期。煎服:9~15克。②治跌打瘀痛,疖肿,蛇、虫咬伤,捣敷;湿疹痱子,煎水洗。本品含挥发油,内含香荆芥酚、香荆芥酚乙酸酯、百里香酚、对聚伞花素、龙脑等。挥发油有利尿作用,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脑膜炎球菌以及炭疽、白喉、变形、绿脓、大肠伤寒痢疾等杆菌均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对流感病毒也能抑制。龙脑有发汗、兴奋、镇痉作用;香荆芥酚有抗菌、抗真菌、解除胃肠痉挛,增强胰蛋白酶活性,但浓度高因有刺激性,可引起呕吐。

猜你喜欢

  • 伤寒家秘的本

    见伤寒六书条。

  • 针灸节要

    见针灸素难要旨条。

  • 睛光瞎

    病证名。见《青囊真秘》卷一。即睁光瞎,详该条。

  • 喜怒

    ①病证名。指容易发怒。出《灵枢·杂病》。即善怒,详该条。②喜与怒的合称。《灵枢·百病始生》:“喜怒不节则伤藏。”

  • 下元亏损

    统指肾虚。其中多指肾阴虚。详该条。

  • 阳乘阴

    阴阳相乘脉象。浮滑洪数一类的阳脉,出现在属阴的尺部,称阳乘阴。《难经·二十难》:“脉居阴部而反阳脉见者,为阳乘阴也。”

  • 六之气

    出《素问·六微旨大论》。即终之气。详该条。

  • 乌龙摆尾根

    见《湖南药物志》。为乌泡刺根之别名,详该条。

  • 瘴疟指南

    书名。2卷。明·郑全望撰于1609年。作者鉴于福建、广东地区瘴疟流行,遂予悉心研究。后得宋·李待制(佚名)所辑《瘴疟卫生方》,遂以此书为基础,附以己见编纂而成。书中论述瘴疟源流,伤寒、内伤与诸症之鉴别

  • (眼)大角

    见《异授眼科》。即内眦。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