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盛
即肝气盛。详该条。
即肝气盛。详该条。
针灸体位名。见卧位条。
《审视瑶函》卷四方。桔梗、天麻、防风各半两,五味子、全蝎、乌风蛇、细辛、赤芍药各一两。为细末,每服一钱半,食远米饮调下。治眼胞外翻,贴于外睑之上,如舌舐唇之状。
出《卫生易简方》。为蚕退纸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西草药》。为水龙骨之别名,详该条。
见《证治要诀类方》卷四。即肾气丸,见该条。
见《玉峰郑氏女科秘传》。指孕妇未及分娩期(怀胎八、九个月时),忽感腹痛,如欲产之状;约三、四日后,腹痛止,安静如常,名曰类胎痛。参见试胎条。
针灸治疗法则。同合治内腑。即六腑的疾病,可用该经的下合穴治疗。详下合穴条。
【生卒】:535~602【介绍】:南北朝北周医家。字士会。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名医姚僧垣次子。姚最自幼聪慧,博通经史,年十九随父入关,授齐王府水曹参军。初不学医,天和(566~571)中,奉武帝
【介绍】:见张介宾条。
《古今医鉴》卷十三方。铅丹、朱砂、枯矾各等分。为末,枣肉为丸,黄豆大,每服三至四丸,戳针尖上,于灯焰上烧存性,研细,凉米泔水调下。治小儿吐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