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自汗

自汗

证名。①指发热汗出。亦称自汗出。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②指清醒时不因劳动而常自出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证治》:“夫自汗,多因伤风伤暑,及喜怒惊恐、房室虚劳,皆能致之。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丹溪心法·自汗》:“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证治汇补》卷三:“阳虚自汗,必恶寒;火热自汗,必躁热;伤湿自汗,困倦身重,天阴转甚,声如瓮出;伤风自汗,头疼身热咳嗽烦闷,鼻塞流涕;伤暑自汗,身热口渴烦躁面垢痰证自汗头眩呕逆胸满吐痰;心虚自汗怔忡恍惚肝热自汗口苦多眠肾虚自汗潮热咳嗽;脾虚自汗,倦怠少食。”又肺虚伤寒温病柔痉霍乱等多种病症均有自汗。详阳虚自汗、气虚自汗血虚自汗虚劳自汗、心虚自汗、肺虚自汗、脾虚自汗、肝热自汗、痰症自汗、伤湿自汗等条。

猜你喜欢

  • 水陆三仙膏

    《医方经验汇编》方。鲜荷叶2~3张(捣烂),鲜菊叶1握(捣),赤豆(研细面)30克。蜜和调涂局部。治重证大头瘟,头面焮肿,破流秽水,状如烂瓜。

  • 茅盔花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白茅花之别名,详该条。

  • 虚晕

    病证名。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包括气虚、血虚、阳虚、肾虚等原因所致的眩晕。详气虚眩晕、血虚眩晕、阳虚眩晕、肾虚眩晕条。

  • 枳壳黄连汤

    《症因脉治》卷二方。枳壳、黄连、甘草。水煎服。治积热咳嗽,热结大肠者。

  • 老鼠豆根

    见《湖南药物志》。为豆科植物老鼠眼Rhynchosia volubilis Lour.的根。活血止痛,杀虫解毒。①治痛经,小儿疳积。煎服10~15克。②治肿毒,瘰疬,蛇咬伤。捣烂外敷。

  • 灵枢悬解

    书名。9卷。清·黄元御撰。注。刊于1756年。本书根据通行本《灵枢》81篇的主要内容,按刺法、经络、营卫、神气、脉象、外候、病论、贼邪及疾病9类的次序重予编次,并在个别原文段落之后加以简注。现有《黄氏

  • 流注八穴

    出《针经指南》。即八脉交会穴。详该条。

  • 气交

    阴阳二气的交会。《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 莲子疬

    病名。见《疡科准绳》卷三。指瘰疬核块簇聚,一包生数十个,形同莲蓬之子者。参见瘰疬条。

  • 中药炮制法之一。把药物放在高温的铁锅内急炒,直至药物焦黄爆裂。如干姜、附子、天雄等,经炮后其烈性可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