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经》篇名。本文以定背部五脏腧穴的部位为主,故名。内容说明背部一些特定经穴大杼、膈俞、和肺、心、肝、脾、肾等五脏俞穴的位置,指出这些穴位只能用浅刺法和灸法,不能深刺,否则有伤及内脏的危险。
病名。指日久而留着不去的痹症。《灵枢·官针》:“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
古病名。出《五十二病方》。即脱肛。详脱肛条。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即尘埃入目。详该条。
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经行先期。详该条。
鼓膜之俗称。在耳孔之底,系传导声音之重要器官。参见耳及皮膜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苍条鱼鳖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山羊血,详该条。
方书名。1卷。宋·董汲撰。约成书于11世纪末。原书共载医方100余首,于明代失传。今本系编《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辑出者,仅存40余方。本书系作者为行旅急病者所提供的简易验方。分为斑疹、痰证、霍乱
指上焦的主要功能是摄纳空气与饮食。《难经·三十一难》:“上焦者……主内而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