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和针刺的合称。《灵枢·四时气》:“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
见杨氏提纲医方纂要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黑面神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傅青主女科》下卷:“妊娠有腹痛数日,不能生产,人皆曰气虚力弱,不能送子出产门。谁知是血虚胶滞,胞中无血,儿难转身乎。夫胎之成,成于肾脏之精;而胎之养,养于五脏六腑之血。故血旺则子易生,血衰则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即昆明鸡血藤,详该条。
见医理发明条。
经外奇穴名。《外台秘要》:“胁堂,在腋阴下二骨陷者中。主治胸胁支满,胪胀贲,噫哕,喘逆,瞻视目黄。举腋取之。”近代《中国针灸学》则定位于“腋窝下二寸陷中,当渊液穴斜上一寸之处。”并治心内膜炎,肝病,胸
【介绍】:见环跳条。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六十四。生于腰胯间的石疽。详石疽条。
见《嘉兴府志》。为牛筋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