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海南植物志》。为猪笼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铜锤玉带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间接灸。见该条。
见《珍珠囊》。即灯心草,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甲香之别名,详该条。
肾疳五证之一。出《小儿药证直诀》。详牙疳条。
【介绍】:明代医生。字鸣韶。江苏靖江县人。年轻时学儒,后弃儒学医。中年时医术渐精,曾搜集古代及近代医学著述,编写有《脉辨正义》,已佚。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鬼灯笼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十二世纪末【介绍】:宋代医家。别号砥镜老人。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曾与当代名医陈无择共同商讨医理。他对朱肱关于伤寒学的论述持有不同意见,著《拟进活人参同余议》加以述评;还撰有《拟进太平惠民和
指脾气、脾阳、脾阴不足所出现的各种证候。《脉经》卷二:“脾虚,……病苦泄注,腹满,气逆,霍乱,呕吐,黄疸,心烦不得卧,肠鸣。”《圣济总录》卷四十四:“脾虚,论曰脾象土,位处中焦,主腐化水谷,通行营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