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阮囊羞涩

阮囊羞涩

韵府群玉.阳韵》“一钱囊”:“阮孚(晋人,字遥集,元帝朝为安东参军,性体旷达,尝以金貂换酒。)持一皂囊,游会稽(今浙江绍兴)。客问:‘囊中何物?’曰:‘但有一钱看囊,恐其羞涩。’”

此事又见明俞安期《类函》。

晋人阮孚性喜饮酒,放纵情兴。身上常挂一个黑色小袋,一次有人问他里面装的什么,他说是只有一钱看囊。

后因以“阮囊羞涩”自称经济拮据,手头没有钱花。

唐.杜甫《空囊》诗:“……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kān)。”末二句是拆开化用“阮囊”的典故。


主谓 阮囊,晋代人阮孚的钱袋。羞涩,害羞,难为情。没有什么钱,连钱袋都感到难为情。形容生活贫穷,手头拮据。语本宋·阴时夫《韵府群玉·阳韵·一钱囊》:“阮孚持一皂囊,游会稽。客问:‘囊中何物?’曰:‘但有一钱看囊,恐其羞涩。’”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拟往江西玉山县投亲,道经申浦,~,行止两难。”△贬义。用于描写穷困。→囊空如洗 一文不名↔家财万贯 腰缠万贯 挥金如土。 也作“囊空羞涩”。


手头拮据,袋中无钱谓之 “阮囊羞涩”。

“羞涩”,不好意思,难为情。钱包中没有钱,因而感到 “羞涩”。

为什么是 “阮囊”羞涩呢?

”指晋代人阮孚。有一天,他拿着一个 “皂囊”( 黑袋子) ,到会稽去游玩。有人问他: “囊中何物?”他答道: “只留一钱看囊,恐其羞涩。”后遂有 “阮囊羞涩”之语,表示无钱之意。事见宋·阴时夫 《韵府群玉·阳韵》“一钱囊”。

阮囊羞涩”今可说成 “囊中羞涩”。此语义同于 “身无分文”、“一文不名”、“囊空如洗”。湖北方言口语说 “荷包不暖和”、“身上没有一个刮痧坯子 ( 旧时钱为金属铸制) ”,义亦同。


【词语阮囊羞涩】  成语:阮囊羞涩汉语词典:阮囊羞涩

猜你喜欢

  •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罄:用完。竹:竹简。古时用竹简代纸书写文字。 用完了南山的竹子,也写不尽暴君的虐政;决开了东海的洪波,也流不完暴君的罪恶。 形容罪大恶极。语出隋.李密《讨炀帝檄》:“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

  • 三发定边

    同“三箭定天山”。明高启《观军装十咏.箭》:“三发定边归,箙中休满插。”

  •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

    追求得有一定的方式,得到与否却听之于命运。 这是古代儒家所宣扬的循规蹈矩,听天由命的哲学思想。语出《孟子.尽心上》:“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

  • 望洋兴叹

    原指看见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渺小。今多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无从着手,而感到无可奈何。秋天时节,大水漫溢,很多小河流水注入大河,水势浩浩荡荡,淹没沙洲,不辨对岸牛马。这时,河伯洋洋自得,以为天下美景都在

  • 舌剑唇枪

    形容言词犀利,如枪剑一样锋快。明代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公则公言之,私则私言之,不必效舌剑唇枪,徒劳往返耳。”亦作“唇枪舌剑”。见“唇枪舌剑”。《烈火金刚》28回:“齐英这番话,可真是厉害!

  • 仙吏

    同“仙尉”。唐钱起《送昆山孙少府》诗:“谁知仙吏去,宛与世尘遥。”【词语仙吏】   汉语大词典:仙吏

  • 贡公喜

    源见“弹冠相庆”。谓因良朋得官而欢庆。金元好问《闻希颜得英府记室》诗:“徒怀贡公喜,尘土隔瀛洲。”【词语贡公喜】   汉语大词典:贡公喜

  • 葫芦样

    同“葫芦依样”。清 丘逢甲《读南史杂咏》诗:“如何魏 晋葫芦样,画了南朝画北朝。”

  • 题凤侣

    源见“吕安题凤”。指来访的友人。明李梦阳《逢郏王子》诗:“岂如题凤侣?疑是好鹅宾。”

  •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见“当断不断”。